山东精准扶贫要改"大水漫灌"为"滴灌"

发布时间: 2015-03-26 14:29:14  |  来源: 新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山东 精准扶贫 贫困户 扶贫模式

  贫困户段怀玉给山东省委副书记王军民介绍其养羊情况

原标题:改“大水漫灌”为“滴灌” 菏泽精准扶贫侧记

63岁的菏泽市西段村贫困户段怀玉并不知道啥叫“精准扶贫”,一年半前,他从村里领了3只扶贫小母羊,如今存栏数已经是13只了。他知道每只成年羊在当地可卖到近千元,一笔不小的收入。

山东虽是经济大省,但段怀玉似的贫困户绝对数量却也很大。从现在起,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到6年的时间,山东还有7005个贫困村、500多万贫困人口,扶贫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

3月23-24日,山东省精准扶贫暨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议在菏泽召开。山东省委副书记王军民在会上说,改过去“大水漫灌”为“滴灌”式扶贫。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创新专项扶贫模式,对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坚持开发式扶贫,促进增收脱贫;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会保障托底。

“送羊还羔”,3只羊带动滚动脱贫

西段村段怀玉家,外墙裸露着一块块的红砖头,木桩、水泥板搭建的羊圈坐落在院子的西南角。22日刚出生的一只小羊,是羊圈里的第13个成员。段怀玉老伴每年三四千元的医药费,随着小羊的出生、长大,治疗花费的数字也不再像以往般沉重。

段怀玉的脱贫方式在菏泽牡丹并不是个案。牡丹区委书记刘传谨介绍说,“送羊还羔”采取“送三还三”制,贫困户领取3只扶贫母羊,产仔后上交3只小母羊再发给其他贫困户饲养,滚动发展,陆续脱贫。牡丹区投入291万元,购置扶贫羊2713只,帮扶了15个贫困村、1733户贫困户。以西段村为例,现已送还144只小母羊,118户贫困户实现了当年帮扶、当年脱贫。

在菏泽鄄城县红船镇“精准扶贫大厅”,记者看到放置整齐的扶贫“一村一策信息档案”“一户一法信息档案”,贫困人口信息库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联网,形成了精准扶贫“操作手册”。高河崖村西瓜种植、温刘黄村扫帚加工、刘桥村养鸽厂……扶贫形成多处开花的态势。

菏泽市委书记孙爱军表示,菏泽绘制了全市“扶贫地图”,根据致贫原因制订帮扶方案,将鼓励基层因地制宜,如“送羊还羔”,可以衍生“送牛还犊”、“送猪还仔”等不同方式予以推广。

电商培训、企业帮扶,夯实扶贫产业基础

全国211个“淘宝村”,菏泽曹县大集镇独占其6。虽然地处略显偏僻的鲁西南,2013年以来,大集镇淘宝表演服饰产业却异军突起。2014年,大集镇的淘宝表演服饰销售额超过了5亿元,全镇1.5万人从事线上销售和线下加工。

同时,2014年,该镇共识别出贫困村16个,贫苦总户数4241户、11459人。

在大集镇淘宝产业服务办公室,大集镇党委书记苏永忠介绍说,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的优势,大集镇把电商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主渠道。邀请淘宝大学讲师,组织了5期电子商务培训班,1000多名贫困群众参加;组织网商党员和优秀淘宝店主,一对一帮扶开网店;没有能力开网店的,联系线下企业让贫困人群从事裁剪、缝纫等工作。去年一年,大集镇实现脱贫1118户、2563人。其中,开设网店1800多个,带动2120人脱贫,占去年全镇脱贫人口的82.7%。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带动群众脱贫起到很大了的辐射作用。银香伟业公司主业为养牛业,其副总经理田忠祥介绍说,公司建设青贮玉米种植基地,收购秸秆,带动周边贫困户5000余户,增收1000余万元。为资金苦难的贫困户提供20万元的贷款担保,帮助苦难户购买奶牛,带动周边养殖户500户。

甲天下的菏泽牡丹也成为脱贫拓展点。尧舜牡丹产业园对愿意种植牡丹的贫困群众,由政府投资,为贫困户统一供苗、统一供肥、统一栽植、统一管理、统一回收等方式,助其脱贫。目前,已在17个贫困村,投资371.1万元,种植油用牡丹4075亩,受益贫困户1931户。

实施专项扶贫是山东扶贫工作的一大特色和优势。王军民认为,这也是开发式扶贫的核心内容,必须选对路子,创新模式,注重实效。扶贫模式创新关键是务实管用,上合政策,下接地气。

“两不愁三保障”,“第一书记”助脱贫

王军民表示,在扶贫工作中,要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目标(两不愁是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是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着力抓好细化落实。

曹县县委书记王忠想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曹县为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04亿元,为6042名重度残疾人每月发60元护理补贴,为600户贫困家庭每户资助15800元进行危房改造。王忠想将这系列做法称为,保基本、兜底线。

2015年1月,山东印发《关于继续从省直单位选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意见》的通知,明确要求,不实现脱贫目标,帮包单位不脱钩、第一书记不撤回。

山东驻村“第一书记”站在了扶贫第一线。定陶县后大井村贫困户王同法身患病症,干不了重活,但其果树种植技术好,省驻村“第一书记”无偿提供3亩苹果苗;许堂村贫困户张复显,家庭负债累累,“第一书记”助其建起了蔬菜大棚,并给予资金、政策、技术支持,现年收入6万元。

统计数据显示,山东省直“第一书记”帮包的584个村,减少贫困户3.1万户、贫困人口10.1万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