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不让老区群众掉队 江西省领导关心扶贫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 2015-03-24 14:06:02  |  来源: 江西日报  |  作者: 陈斌华  |  责任编辑: 杨霄霄
关键词: 扶贫 扶贫开发 扶贫攻坚 扶贫资金 江西 革命老区

江西日报记者 陈斌华

编者按

“要着力推动老区加快发展。扶贫攻坚,任重道远;造福老区,时不我待。我们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江西老区人民福祉挂在心上,句句嘱托,殷殷期望。

如何完成这一新的历史使命?需要信念和定力—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将老区的发展振兴作为执政为民第一要务;需要策略和实干—必须真扶贫、扶真贫,抓紧、抓实、抓到位,打好扶贫关键之战;需要智慧和创新—必须合理统筹、分类施策、调准准星、输血造血、改进考核,以科学高效的原则不断创新振兴举措。革命年代,江西老区留下了浴血奋战的历史功绩;今天,我们唯有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拼劲,书写无悔于时代和中央期望的新荣光!

从即日起,本报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着力推动老区加快发展”,推出“老区振兴发展采访录”专栏,以记者亲历建设一线的见闻,真实讲述、记录老区干部群众在振兴发展和攻坚扶贫伟大工程中的生动故事。《决不让老区群众掉队—省领导关心扶贫工作纪实》为开栏首篇,敬请读者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今年全国两会发出的“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强音,让人们看到了党和政府消除贫困的决心。

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在江西,省委、省政府正带领全省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前行,一幅幅扶贫攻坚的生动画面在赣鄱大地展开。

“改善民生和扶贫攻坚是同步全面小康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省委书记强卫多次坚定地表示,要扎实推进分类精准扶贫,牢固树立“摘掉贫困帽子”为荣、“摘不掉贫困帽子”为耻的思想。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省作为革命老区,还有276万贫困人口,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迫。

贫困人口前进的脚步直接决定着4500万赣鄱儿女作为一个整体能否如期到达全面小康的彼岸。

怀着深深的牵挂,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以来,省领导多次对扶贫和移民工作作出批示,多次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山区,走进村组实地调研,进入农家嘘寒问暖,检查指导扶贫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今年2月14日至15日,省委书记强卫赴吉安专题调研扶贫工作。强卫穿山岭、过垅野,先后走访慰问了贫困群众和低保对象。每到一家,他都坐下来与慰问对象促膝而聊。家庭状况、实际困难、未来打算……强卫与他们一起找原因、想办法,鼓励大家坚定信心、找准路子、勤劳致富。为了得到最准确的实情,强卫事前不打招呼,来到吉安县扶贫办、永阳镇查看扶贫台账,并在吉安县主持召开座谈会,与市县乡负责同志一起研讨扶贫工作。

今年2月14日至15日,省长鹿心社专程来到寻乌县、瑞金市调研扶贫工作。在瑞金市沙洲坝镇洁源村,鹿心社先后考察了叶坪乡田坞村大田尾危旧土坯房改造点、大棚蔬菜基地以及移民进城进园集中安置点,嘱咐当地干部要坚持质量第一,确保群众住得舒心;加快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带动更多群众致富。

今年2月,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莫建成,省政协主席黄跃金等领导同志先后深入永丰县、井冈山市、黎川县看望慰问困难群众,专题调研当地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意见、建议。

实现江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省领导深入一线、同群众和基层的交流碰撞中变得具体实在。一条条含金量高的指导意见相继出台,一项项强有力的保障制度先后建立。

—出台了《省领导定点联系38个贫困县(市、区)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江西省定点包扶工作制度》,不断提升制度执行力,并贯穿于中直单位驻赣定点扶贫、省领导联系县定点扶贫、贫困村定点扶贫工作始终。

—印发了《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强化了对我省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

—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建立了与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相适应的增长机制。

—建立了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在兼顾公平的基础上,强化结果导向,将扶贫工作考核、资金绩效考评及专项审计结果作为资金和重大项目安排的重要因素。

—下放了项目审批权限,除少部分专项资金外,贫困村村庄整治、搬迁移民扶贫、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项目均实行由县安排、市审批、省备案的申报批复形式。

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在省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共组织5384个部门单位,选派16398名干部组成5156个工作组,进驻3400个贫困村,通过各种形式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

在广丰县铜钹山镇铁山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投诉举报和行政受理中心主任黄富强和同事走遍了铁山村,通过全面调查摸底,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扶贫帮困工作方案,帮助村里兴建5公里长的水泥路,引导村民走上了发展特色经济的致富路。“梯田农家菜馆”老板郑冬菊说:“路修通了,就有老板愿意进山投资,多亏了老黄和村干部真办事、办实事,铁山村才有今天的新面貌!”

在吉安市青原区河东街道大塘村,省科协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依托农函大开展网络技术、农业专项技术及产业化等实用技术培训;组织专家为村民传授农业技术,建立了专家与村民联系的常态化机制;帮助村里建立了蔬菜、养鸡、果业三个科普示范基地。经过三年帮扶,大塘村面貌明显改观,全村人均收入从2280元增至5200元,道路、水利、卫生、用水难题基本解决。

各地依托定点扶贫开展了各具特色的帮扶活动。吉安市在全市推广“核定对象,因户施策,责任帮扶,限期摘帽”的做法,要求各县(市、区)产业扶贫资金用于扶贫到户不得少于一半,每户贫困户帮扶资金不得少于5000元,并安排一名党员结对帮扶;九江市扶贫和移民办与深圳高级技工学院合作设立“九江扶贫班”;抚州市在乐安、宜黄等7个县选拔贫困户子女、库区移民子女参加高级技术人才培训。

2014年,我省扶贫工作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70万贫困群众脱贫,162万水库移民生活水平提高,贫困地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今年,我省将确保实现50万贫困人口脱贫,力争让60万贫困人口脱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