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举全力推进精准扶贫 “三到村到户”

发布时间: 2014-07-25 11:10:57  |  来源: 包头日报  |  作者: 张燕青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包头 精准扶贫 扶贫攻坚 贫困户

制图/郭宏庆

■编者按

扶贫攻坚工程是首要的民生工程,实施好扶贫攻坚工程,是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事关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推进扶贫攻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要求,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全市的贫困现状和广大贫困群众的脱贫愿望,决定今年举全力重点在固阳县、达茂旗、土右旗、石拐区4个旗县区推进精准扶贫“三到村到户”攻坚工程。实施贫困村的数量在自治区确定的29个村的基础上扩大到110个村,每个贫困村每年投入扶贫引导资金高于自治区50万元的标准,每年各类扶贫攻坚资金达到4亿元以上,决心到2016年底基本消除贫困现象,较自治区提前一年实现扶贫攻坚工程实施目标。

包头市是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和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也是全区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但与此同时,全市目前还有分布在9个旗县区的54.5万农牧业人口,农村牧区还有贫困人口13.5万人,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地区,出行、就医、饮水安全等公共服务得不到有效保障。

“民之所盼,政之所为”。市委、市政府把扶贫攻坚摆在全市民生工程的突出位置,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建立干部驻村、定点帮扶、产业带动、多元投入、群众参与的扶贫机制,按照“四年规划、三年完成、一年巩固”的工作要求,围绕选派干部到村到户、编制规划到村到户、确定项目到村到户的任务要求,高起点规划、强力度推进、高标准实施,精准扶贫“三到村到户” 攻坚工程实现良好开局。

驻村干部 把心交给这片土地

4月26日,市委农工部办公室副主任、固阳县金山镇五分子村驻村干部黄宏宾来到五分子村,从那天起,黄宏宾跑遍了村委下辖的5个自然村、9个村小组,摸清了84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并为他们带去了针对性的扶贫措施。

“五分子村土地贫瘠,十年九旱,始终是靠天吃饭,收入比较单一。要想农民脱贫致富,最现实的就是发展养殖业,发展节水灌溉和温室大棚,这些工作已经陆续开展。”黄宏宾说。

“谁也知道养羊能挣钱,但买羊的钱哪儿来?”在驻村干部到来之前,五分子村村民苗先开想也不敢想买羊的事儿。苗先开老两口以种地为生,一年只能收入3000元左右,生活十分贫困。黄宏宾了解情况后,给她家送来了10只基础母羊,“政府每只给补贴420元,还给负责防疫和打耳标,我有了这些羊之后,一年的收入能上2万元。”苗先开高兴地说。

黄宏宾是土生土长的固阳人,也是固阳县60个驻村干部、全市330名驻村干部中的一个,他更希望父老乡亲早日脱贫过上好日子,抱着“不脱贫、不离村”的信念,黄宏宾忙碌并快乐着。“除了揣着一颗真心入村进户,也要带去好点子、正路子、妙招子;确定的脱贫方案既要有具体针对性,最好也能够对周边群众产生一定带动影响作用,如此才能将扶贫工作推向深入。”黄宏宾说。

今年,市委、市政府把干部驻村帮扶作为“三到村到户”工程的先导性关键性工作,由帮扶单位和被帮扶旗县区向每个贫困村各选派1名干部,由市委组织部向每个贫困村选派1名大学生村官,全脱产驻村干部总数达到330人。明确驻村干部7项工作职责和11项工作流程,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纪委、市扶贫办等部门和有关旗县组成考核评价组,对驻村干部实行周考勤、月考核、季通报,要求驻村干部全年驻村时间不少于160天。

同时,从帮扶单位选派2000名县级、科级干部采取“一对多”的形式不脱产帮扶贫困户,从农牧、科技、卫生、教育、文化等部门抽调500名专业技术干部,通过“三下乡”活动等形式定期深入贫困村进行技术咨询和服务指导,全市参与帮扶干部总数达到3000人,干部选派数量达到了历年之最。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