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贵阳6月22日电(记者周芙蓉)“十一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提高扶贫效益。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22日在此间召开的“全国科技扶贫(南方草地畜牧业)现场会”上说,“十一五”期间,扶贫部门将科技扶贫与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农民培训三项重点扶贫工作相结合,加大财政扶贫资金、低息贷款向科技扶贫项目倾斜力度。
目前,中国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中西部6个片区,自然条件迥异,适宜发展的产业各有特色,各地在实施科技扶贫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如西北干旱地区适宜发展林果业、中药材;西南石灰岩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特色农业;西部高寒山区适宜发展温室种养业;中部山区适宜发展立体林果业等。
刘坚指出,要确保各级财政扶贫资金增加投入,抓一批科技扶贫示范基地、示范项目、示范户。最为关键的是,要建立科技扶贫的运行机制,建立贫困群体瞄准机制、扶贫资金效益扩大机制、激励机制等,通过机制创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参与科技扶贫,提高扶贫效益。
在这个现场会上,贵州省晴隆县实施的波尔山羊及优质杂交肉羊科技扶贫试验示范项目,获得了国务院授予的“科技扶贫示范项目”荣誉称号。这是中国首个科技扶贫示范项目。
2001年以来,国务院扶贫办和贵州省扶贫办在晴隆县共投入科技扶贫项目资金980万元,实施了波尔山羊及优质杂交肉羊科技扶贫试验示范项目。通过项目实施,贫困农户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631元增加到2005年的1647元;项目实施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每年减少20平方公里左右;还培养了一批掌握牧草种植、畜牧饲养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和技术的农民技术员和农村经纪人。
据不完全统计,自1999年中央财政设立科技扶贫专项资金以来,中国已累计投入科技扶贫资金近10亿元,加上各地配套投入,已达到约20亿元,支持了大小近3000个项目,覆盖和辐射带动了6000万贫困人口,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