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出现的出生人口反弹、超生人口增多现象,与物质利益导向密切相关。‘多生子女多得益,少生不生子女吃亏’的现实,对计划生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会长姜春云在近日闭幕的中国计生协第六届全国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表示,要加快建立足以让计划生育群体感到满意的利益导向机制,是稳定低生育水平、防止出生人口反弹的决定性因素。
据了解,由于当前很多农村普惠政策,如征地补偿、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教育“两免一补”、改水改厕、沼气应用等都按人头执行,出现了普惠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打架”现象,“生育获利”现象直接导致违法生育潮。
姜春云说,有的超生农民这样算了笔经济账,计划生育奖励到60岁才有,而生孩子不但马上拿到拆迁补偿,孩子长到16岁就可以打工挣钱,很划算;也有超生户计算,减免的教育费可作为缴纳违法生育孩子的社会抚养费,减免的农业税可作为孩子的生活费,等于没有增加负担就多养了个孩子。而对比超生孩子的收益,现行的计划生育优待政策由于补贴标准和兑现率低,激励作用在下降。如独生子女父母奖励一项,夫妻双方14年合计只有600元;对放弃再生育的一次性奖励也只有1000元左右。这样的利益导向结果是,“少生快富”变成“多生快富”。
姜春云表示,必须加大对计生群体的扶助奖励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吃亏”与“得益”问题。今年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将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计划生育群体的扶助奖励幅度,并尽快扩大覆盖面,协助政府落实好扶助奖励政策,做好反映实情、及时发放和帮助计生困难户用好扶助奖金的工作。积极主动地研究相关的政策问题,在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方面,为政府当好参谋。(贾晓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