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垄断国企首次回应公众4点质疑 跨行通存通兑收费涉嫌垄断经营 -最新职业需求榜 销售经理最抢手 硕士不如本科 就业与学历倒挂 -牛市为何有七成股民亏损 股市最牛的20大投资家财务账单(名单) -严控出口加大进口 商务部出招缓油荒 明年合同煤价上涨几无悬念 -嫦娥一号所拍月球照今日公布 完成整个三维照片尚需时日 专题 -中国人“健康透支”后果初显 肥胖流行 -中国水污染状况普遍 流经城市河段多受污染 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 -中国为遏制气候变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气候灾害对农业危害加剧 -中海油加大勘探力度 今年十个油气新发现 东部铁矿有巨大潜力 -中美经贸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利益 法国将投资中国核电
满30张床位才准开张 北京小型养老院遭政策瓶颈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1 月 2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100多平方米的房子空了半年多,每月几千元房租白白扔到“水”里——郭建刚从最初的心急火燎,到现在的无可奈何。这个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街道社区的三居室,本来是郭建刚千挑万选,准备用来办社区托老所的。不料,“如意算盘”打到一半就卡壳了。

郭建刚是北京人。一次他从报纸上看到,进入老龄社会的北京对养老机构需求很大,资源却严重不足。这是不是个发展事业的好机会呢?

有心的郭建刚接连跑了好几家养老院。城区养老院床位供不应求,托关系都进不去;郊县养老院冷冷清清,入住率不高。住养老院的,多是有点经济实力的老人,他们大多不愿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

“能在家附近养老就好了!”老人们的话,启发了郭建刚——在社区租个房,放10张左右床位,成本不高,好操作。有了这种小型的“社区托老所”,社区里有需要的老人就不用住到养老院了。想回家的时候回家看看,平时呢,就在托老所里打牌聊天,周围都是熟人。

说干就干。今年初,几经考察,郭建刚最后选定了大红门街道的一个社区。“我租的这套房刚好安置7张床,一个院长,一个厨师,两个护理员就行。”郭建刚扳着指头给我们算账,“人我都请好了,街道也非常支持。”

到丰台区民政局办手续时才发现,资格根本审批不下来。2001年开始实施的《北京市养老机构管理办法》规定,有符合规定的固定场所和设施兴办养老院的,其床位不得少于30张,收养的老年人人均居住面积不得少于5平方米。

“以我目前的实力,30张床位投入太大,更重要的是不符合实际,社区用不了这么大的养老院。”几番奔波,无功而返。郭建刚很无奈:“没有民政局的审批,就享受不到相关优待。做福利事业回报率本来就不高,走完全商业化的路子,老人的经济负担又会提高,小型社区养老很难走下去。”

亲自接待郭建刚的丰台区民政局副局长许伟很同情他的遭遇。许伟说,当时规定30张床位的限制,很大原因在于,低于30张床位的话养老院很难赢利。“但现在看来,这个高门槛限制了社会力量涉足养老事业,对社会办养老的积极性是个打击。”

许伟也非常看好社区养老模式,“虽然目前政策还没有松动,但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开始讨论。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是,‘进入门槛降低、服务标准提高’,毕竟政府的补贴服务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更多养老要靠社会力量。”

许伟的话让郭建刚犹抱希望,郭建刚还建议,开发商在规划之初就应考虑社区养老场所。(记者 纪雅林 梁昌杰)

来源: 人民日报

相关文章:
上海率先进入老龄化 福利院老人夕阳人生更精彩
广西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获资金扶持 应对老龄化问题
劳动部:2020年所有老年居民均享生活保障
上海低收入人群居家养老 政府购买社区服务
中国城市老人98%自我养老 千万高龄老人需照顾
压力已然显现 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
上海百岁老人年增百位 将达到世界长寿地区标准
人民大学专家:农村人口老龄化给亚洲各国带来挑战
“名医义诊”等形式致上当受骗 老年人需警惕陷阱
上海老人供餐链试点 将逐步解决老人吃饭问题
图片新闻:
中国公布“嫦娥一号”传回的第一幅月面图像
当前中国农村人均能源消费仅为城市的1/3 紧缺矛盾将逐步显现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2008年公务员考试资讯大全/ 考研资讯大全
· 中国“嫦娥一号”探月
· 中国减灾救灾行动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全国农业统计报告/ 农业投资政策及项目
· 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报告2007蓝皮书
· 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