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拉松到F1,赛事经济奏响“春之声”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图片新闻>

从马拉松到F1,赛事经济奏响“春之声”

2025-03-26 09:28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武汉3月25日电(记者乐文婉)最是一年春好处。连日来,全国各地上演数十场马拉松及多项国际体育赛事。当跑者欢快地奔跑在樱花赛道,当赛车的轰鸣回响在黄浦江畔,勃发的体育赛事不仅掀起全民健身浪潮,也叩响了赛事经济的“春之声”。

3月23日,参赛选手在2025武汉马拉松比赛中出发。新华社记者 杜子璇 摄

武汉、无锡、重庆、珠海……上个周日,随着天气回暖,18场马拉松在全国多座城市起跑。尽管赛事众多,但在路跑热日益红火的当下,仍有不少跑者遗憾“一签难求”。

在长江中游,蒙蒙细雨中,发令枪响,4万人穿过空中纷扬的樱花花瓣,以脚步丈量满城春花的江城武汉。报名五届、首次中签武汉马拉松的北京跑者杨军说:“45万多人报名,很幸运补录时中签。我的参赛目标是享受武汉的春天,完赛就好。”

同一天,在黄浦江畔,迈凯轮车手皮亚斯特里在2025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F1)中国大奖赛中夺得桂冠。3天时间超过22万人次涌入上海国际赛车场,到现场感受速度与激情。

蓬勃的体育赛事不止点燃了周末激情。25日晚,中国男足将在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8强赛C组第八轮中迎战澳大利亚队。届时,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或将迎来近7万名球迷,国内足球赛事上座人数纪录也有望被打破。

这个春天,如繁花盛放的体育赛事,正成为驱动“春日经济”的新引擎。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F1中国大奖赛期间,上海国际赛车场周边3公里酒店预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213%,比赛事前一周末增长168%。

3月23日,观众在F1中国大奖赛现场观赛。新华社记者 贺长山 摄

恰逢樱花季,武汉全城约50万株樱花怒放街头巷尾。许多前来参赛的选手,都是与家人同行。“一般马拉松赛事都会为选手提供住宿、旅游等方面的优惠,所以我想借着跑马拉松的机会,带家人一起旅游,一次的花费就有四五千元。”山东跑者陈为芬说。

“一日办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消费”,各地政府越来越注重结合体育赛事拉动消费。在F1中国大奖赛期间,上海的汽车文化节、桃花节、樱花节、梅花节等竞相举办。为了增加马拉松的消费拉动效果,无锡办起了马拉松博览会,武汉则推出樱花文旅大礼包,覆盖21个A级景区、23个优质文旅产品,提供选手专属优惠福利。

据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截至23日,有7.1万人次游客因武汉马拉松到访江城,外地跑者(非武汉市)因参赛产生的直接消费总额1.17亿元,同比增长40.6%,外地跑者对赛事的拉动总效应为2.98亿元,同比增长40.2%。

而“赛时经济”仅仅是赛事经济的冰山一角,水面之下则是持续的消费需求。广西北海的罗富元跟记者算了一笔他的“马拉松账”。“参加这次汉马,我买了299元的运动服、399元的运动裤、600元的耳机、1000元左右的鞋子。今天刷新了PB(个人最好成绩),要大吃一顿庆祝。”罗富元说。

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2023中国路跑赛事蓝皮书》显示,90%以上的跑者会在运动防护用品方面消费,总支出超2000元的跑者达30.21%;59.34%的跑者在可穿戴运动设备方面的花费超过1000元,花费5000元以上的跑者占比也超过10%。

1月2日,参观者在第六届中国马拉松博览会运动装备展区挑选运动鞋。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如今,走过九个年头的武汉马拉松已成为武汉最有影响力的城市IP之一,对于城市形象、经济发展、全民健身均起到带动作用。“未来,我们将深耕‘樱花马拉松’品牌,围绕赛事做细文章,搭建复合型消费场景,创新消费业态,实现从赛事引流到文旅消费的高效转化。”武汉汉马体育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从大赛回归日常,刚刚在武汉首次成功挑战半程马拉松的跑者韩冰越发坚定了坚持长跑的决心。“长跑是一种生活态度,值得终身投资。”他说。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