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灌阳县安葬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组图]

发布时间:2017-09-25 09:30:04  |  来源:中新网/新京报  |  作者:杨佳  |  责任编辑:刘晨曦
关键词:灌阳县,井红军,红军烈士,勘探阶段,水下勘探

9月24日,广西桂林市灌阳县举行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酒海井红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83年前,百余名红军重伤员因来不及转移被敌人投入酒海井遇难。目前当地从井内发掘红军烈士遗骸数量20余例。图为红军烈士灵柩起运,红二代扶柩。赵琳露 摄

■ 对话

打捞者朱铁俊:

最兴奋是清理出一颗生锈的子弹

46岁的杭州人朱铁俊,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动潜爱好者,也是潜水组织“杭州蓝旗潜水”的总经理,曾多次参与水下救援、打捞。本次酒海井水下打捞中,朱铁俊担任现场总领队。

“水下几乎看不见东西”

新京报:通过什么途径参与本次水下打捞?

朱铁俊:灌阳县的水下勘探和打捞开始后不久,当地对外发布了消息,说水下洞口很多地方被垃圾堵塞,勘探有难度。在通过新闻看到这个消息后,我主动与灌阳县政府联系,申请参与勘探和打捞,因为这方面我们比较有经验。

当地政府对我们的申请表示欢迎,8月30日,我和俱乐部其他三名洞潜队员一起到了灌阳当地,当天就开始工作。

新京报:现场情况与预想的一致吗?

朱铁俊:酒海井的主洞口,大概是2米乘以4米,之前还没有进行勘测过。由于这一片属于喀斯特地貌,地下水系发达,井下的状况比较复杂。

第一次下潜时,在水底呆了40分钟。下去之后发现,井内的水非常浑浊,能见度极低,大概只有30厘米,几乎什么都看不见,只能靠摸。

新京报:在这样的水底,心理压力如何?

朱铁俊:洞潜过程中,克服心理恐惧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到了水底之后,可能会出现幽闭恐惧症,由于水下漆黑一片,听不到任何声音,心理压力会很大。除此之外,水底还随时会出现塌方等情况,算是比较危险的。但是对于我来说,相关的洞潜经验比较丰富,因此还能克服。

“一旦发生危险很难获救”

新京报:一共下潜几次?

朱铁俊:一共四次,8月31日和9月1日各两次。井口距离水面大概还有5米,所以我们是人先下去,然后把设备从洞口往下吊,在井下完成准备工作。

新京报:下潜勘探后发现了什么?

朱铁俊:第一次下潜之后,发现井下有一个斜的洞口,被很多石块堵住,没有办法进去。稍作休息后,我和俱乐部总教练又一次下水,这一次,水下的能见度更差,几乎是0,我们两个人前后共打捞上三百多斤的石块,但还是没有办法继续往下。

新京报:为什么没有继续往下潜?

朱铁俊:井下情况不明,淤泥很多,身穿潜水服的话,只能容纳单人下水。但是在陌生区域,这是很冒险的,一旦发生危险也很难获救。

新京报:于是调整了打捞方案?

朱铁俊:经过四次下潜之后,我们确定,只有对井下进行抽水清淤,打捞工作才能进行下去。我们向当地政府建议,启用抽水设备,连续抽水10天后,井底裸露,然后人工再下到井底开挖。挖到有水,再接着抽,这样循环。

“会一直参与到结束”

新京报:本次水下打捞的难点在哪里?

朱铁俊:一个是水下能见度很低。另外,水下有两个横向的洞口,里面应该是存有遗骸,但是洞口被建筑垃圾堵住杂物太多。

9月1日,我们在村民指引下,打算通过与酒海井相连的另一处洞口下潜,尝试从侧面绕进去,但是在水下20米深处,横向走了45米后,又被堵住了。

新京报:几次下潜有什么收获?

朱铁俊:发现了两块不完整的石碑,上面有字,能够显示,井下确实有遗骸。其实最兴奋的是在9月12日,清理出一颗生锈的子弹头,随后更多的遗骸和遗物被打捞出来。

新京报:下一步的工作有什么打算?

朱铁俊:等井下垃圾清理结束,横向洞口被打开,我们还会继续参与勘探和打捞,并且要一直参与到工程结束。(新京报记者王煜)

1  2  3  4  5  6  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