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师徒共铸“大国长剑”

发布时间: 2017-05-08 11:40:28  |  来源: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董宁  |  责任编辑: 王虔
关键词: 贺潇强,刘志凯,航天精神,弹翼,快速建模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当电视直播里播放威风凛凛的受阅导弹驶过天安门广场时,一对航天车间的师徒激动得泪流满面,因为这些受阅导弹中,有他们亲手参与制造的产品。出于保密原因,刘志凯和贺潇强师徒至此,才第一次看到这些“护国长剑”的真容全貌。(资料图)中国网记者 董宁摄影

“师傅,我看见了,看见咱们的产品了!”2015年9月3日上午,航天三院159厂“90后”技工贺潇强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冲着电话激动地喊道。

此刻,电视里正在直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方阵依次走过天安门广场。受阅部队队尾,是支撑我们国家强军强国梦的导弹方阵。战略打击部队的6个方阵携带7种型号的常规导弹和战略导弹通过天安门广场,大国长剑,浩荡东方……

电话的另一头,是贺潇强的师傅,刘志凯,在军工企业工作近三十年的老技工此刻也激动到哽咽:“真壮观!这是咱们亲手造出来的东西……”

此次阅兵上展出的所有反舰和巡航导弹上都有他们师徒二人亲手加工过的精密部件。虽然说他们师徒二人每天从事军工零部件制造,却也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第一次看到这些“护国长剑”的全貌。看到自己参与制造的产品从天安门广场驶过,他们心头涌起无限的豪迈之情。

入门学艺 细微处体会航天精神

“90后”贺潇强在学生时期获得过全国数控比赛一等奖,一入厂,他就被刘志凯相中了,“他干事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很像年轻时的我。”刘志凯主动向领导要求带贺潇强这个徒弟。能拜刘志凯为师,这在159厂也算是荣耀的事情了,因为刘志凯在工作中认真负责,技艺高超,近三十年来获奖无数,他的工作柜中,摆满了各个级别的荣誉证书,因为表现优异,他曾在90年代就实地参与过导弹的靶场测试,这在七分厂零部件加工车间可是唯一的一次殊荣。

可贺潇强到岗后却对眼前的工作大失所望,自己分到了一台老旧设备,而且干的是最基础的“打方”,就是把加工用的毛坯料的六个面全部铣平,邻面垂直,对面平行。贺潇强对这些单调的工作很不以为然,很快敷衍着完成了。可是当师傅对他干完的10件活进行测量时,竟全不合格。

按照规定,没有出徒的学员发生的全部质量问题由师傅承担,师傅被车间领导点名批评并扣款。贺潇强既羞愧又内疚,面对基础工作再也不敢眼高手低了。而“打方”也为贺潇强日后的爆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出徒后,贺潇强和师傅刘志凯共同在一台机床上轮班工作,可不久,贺潇强就挨骂了。在一次换班后,刘志凯接过贺潇强工作后的机床,气不打一处来:“工作台上堆满了零件和废料,一米见方的操作台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刘志凯狠狠的批评了徒弟贺潇强,他告诉贺潇强,整理好工作台、摆放好零件看似小事,可是这不仅仅是对轮班同事的尊重,也是工作顺利进行和交接的基本保证。

经历过这几次的磨合,刘志凯和贺潇强师徒二人逐渐默契起来,刘志凯对自己这位最小的徒弟也越来越满意。开始慢慢教他看家本领——磨刀具。刘志凯说:“90后这一代人聪明,但是他们更愿意把聪明放在提高效率,技术创新上面,可是咱节约的传统不能丢。”制作航天、武器产品所用的刀具都非常的昂贵,而切割的材料又经常是钛合金、精度高速钢等非常坚硬的金属,刀具非常容易损坏。如果平时经常任意更换、丢弃损坏的刀具,会造成极大的浪费,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会根据不同刀具的角度和开刃方式,重新打磨,废物利用。

认真、细致、节约,贺潇强跟随师傅,逐步体会到了航天精神的细微精髓。

师徒新模式 从情同父子到亦师亦友

93大阅兵之前,航天三院159厂接到了一款新产品的量产任务,159厂7分厂主任汪金水回忆道:“当时我们厂的生产形势是很严峻的,弹翼接连出现问题,两次靶试不成功,大家都很紧张。”这是一款要参加阅兵的产品,交付时间绝不能推迟。

面对严苛的生产进度要求,徒弟贺潇强提出了一种新方案,用国际上先进的“高速铣”方法,把机床主轴转速提高到到15000转/每分钟,减少刀具的吃刀量,用“浅吃快跑”的方式来提高加工效率,还能避免弹翼在切削中的高温变形。国际公认标准的高速切削标准为每分钟12000转、切削600米,而经过贺潇强反复演练实践提出的方案达到了每分钟15000转、切削800米左右,大大超越了国际“高速铣”标准,这不禁让师傅对制作工艺产生质疑。

为稳妥起见,保证产品质量,师傅开始拒绝了贺潇强的建议。但是贺潇强仍不甘心,一天以后,他拿着新方案做出来的试件兴奋地找到师傅。刘志凯被眼前的事实说服了,他马上带着贺潇强找到负责该产品的工艺,经过一系列论证和测试,最终采用了这个新方案。这个方案也获得了三院工艺技术革新一等奖。最终该零部件按时保质保量交付。“长剑”系列威风凛凛地经过天安门城楼,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

此后,刘志凯意识到,徒弟有好多地方值得自己学习,特别是在数控机床编程和三维建模方面。要想在科技更新日新月异的时代保持航天机械加工的顶尖领先地位,自己必须不断的学习新知识。

建国以来,我国机械加工经历了四代产品的更新换代,从普通机床到简易数控机床,再到目前常用的3轴数控机床和第四代的高速5轴数控机床。刘志凯便在工作之余,一方面自学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经常虚心向徒弟讨教最新的编程和建模知识。他告诉记者,时代在进步,以前传统的“情同父子”般的师徒关系,在现在已经变成了“亦师亦友”的同事关系。

师徒携手捍卫航天标准

2016年,贺潇强代表航天三院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并入选北京市十强,并代表北京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决赛。师傅刘志凯陪着贺潇强积极备战,反复练习。临上场前,师傅刘志凯鼓励贺潇强说:“小贺,别紧张,我们平时的标准是航天标准,是最高标准,把平时的水平发挥出来就没问题!”果不其然,贺潇强最终夺得了全国技能大赛5轴机械加工的冠军,这代表了我国机械加工的最高水平。

至此,刘志凯和贺潇强师徒在车间配合越来越默契,在单位零部件加工过程中,有一件精密的螺旋副一直是159厂克服不了的难题,因此每次这个产品都需要交付给外协单位制作,每年要对外支付400多万元的加工费。

车间新引进的高速五轴数控机床为这个精密的螺旋副自主生产提供了保障,刘志凯和贺潇强被安排操控新型第四代机床。二人心有灵犀,同时把突破螺旋副自主生产作为目标。用一根火柴棒大小的刀具,在一个圆柱体状的精度高速钢上面开九条大小完全一样的螺旋槽,难度非常大,光切削需要考虑的接触面就有27个,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刀毁件废的后果,外协单位也是用传统的电击模式来完成,光打磨一个产品的槽面就需要三天。刘志凯和贺潇强不断专研,反复试验,仅仅用一周的时间,就攻克了这个产品的技术难题。不但实现的该产品的自主生产,还比外协单位制造的产品更光滑,效率更高。随后,师徒二人再接再厉,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改进制作工艺,采取两面切削的办法,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并把外协单位制作一个需要几天的时间,缩短到了四小时。他们的制作工艺也获得了院里的工艺优化奖、成本工程奖。

2017年初,国家重大科技专项04专项列入一个新重大项目——“换脑工程”,即国防军工领域用国产数控系统批量置换进口数控系统,以大幅提升国防军工领域制造装备自主可控能力和安全水平。159厂引进了第五代数控机床——柔性制造流水线。熟练掌握操作这套代表了中国乃至世界机械加工行业最先进的流水线技巧,是刘志凯和贺潇强师徒接下来要迎接的新挑战。(中国网董宁/文)

1   2   3   4   5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