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变迁、精准扶贫与媒介报道:唯经济增长到"以人为本"

发布时间: 2016-06-20 16:01:47  |  来源: 中国记者  |  作者: 卜卫  |  责任编辑: 焦梦
关键词: 发展,精准扶贫,报道,媒介,媒体,以人为本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卜卫

消除贫困一直以来是发展的中心问题。但发展本身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战后的一段时间内,国际发展领域曾以GDP为中心,唯经济增长的考虑和把发展归结为数量上的增长曾居于统治地位,甚至把经济增长等同于人类进步的发展观比较流行。不过,自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到80年代,国际社会的发展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更不能牺牲某一部分人的利益去获得所谓的“发展”。联合国大会(1974年)的《关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宣言》是开始强调内源发展战略的一个里程碑。联合国教科文解释内源发展战略时说明:在发展进程中,人类恢复了自身的中心地位,人类即是发展的动力,又是发展的目的。内源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有两个基本要求:在形式上,发展应该是从内部产生的;在目的上,发展应该是为人服务的。内源发展战略彻底否定了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唯一性,否定了重物不重人的发展模式。中共十六大曾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显示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开始作用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人是一个国家真正的财富。发展的过程必须让所有个体公平合理受益,同时也建立在他们每个人的参与之上。

消除贫困更是为了实现每个人的人权。2015年9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联合国发展峰会并发表题为《谋共同永续发展 做合作共赢伙伴》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对各国人民而言,发展寄托着生存和希望,象征着尊严和权利”。在2015年10月16日“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发言中也指出:“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在消除贫困、保障民生的同时,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人享有发展机遇、享有发展成果。要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在此次高层论坛上宣布:“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未来5年,我们将使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国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以后在视察讲话中多次重复了这以点:“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可以看出,“以人为本”,特别是以贫困群众为本,在国家层面已经成为确定的指导思想。

自2013年以来,媒体涌现出大量的关于“精准扶贫”的报道,一方面提高了消除贫困的社会可见度,通过议程设置使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大多数报道集中在经济增长的数字方面,诸如经济收入增长多少、劳动力转移多少人、异地迁移多少人、危房改造开工率多少等等,或是集中在“扶贫”的“扶”上面,即扶贫工作报道,缺少对贫困人群的深入报道。如果“以人为本”,我们就应该:

首先要报道人,报道贫困人群。以人为本的发展,关键要看到人,看到贫困人群。他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可以成为发展的动力。习近平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中说明:“我们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贫困不仅指缺乏资金,长期贫困还意味着缺乏基本的卫生、医疗、教育和政治发声的能力,还会导致人们对今后生活的恐惧和绝望,导致人们对改变自身处境的无助感,因此,扶贫要“扶志”,使他们成为消除贫困的主体和当地发展的动力。这些贫困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妇女、残障人群、工伤返乡的农民工等等。应该去发掘当地的经验,发现这样的人群如何经过“扶志”成为改变自身状况的主人。但现在,我们很难听到他们的声音。他们如何贫困,他们如何看待贫困,他们从哪里获得力量去消除贫困,他们的生活有了哪里那些改变,或是他们个人有了哪些发展?这些重要的信息似乎被淹没在经济增长的数字中或是计划投资的数字中。2013年国际消除贫困日,联合国秘书长曾呼吁“更好地倾听穷人、特别是土著人、老年人、残障人士、失业者、流动人口和少数族裔的心声”,为他们采取行动以摆脱贫困改善生活,建设一个繁荣、公正的可持续性的世界。

第二,以人为本的报道要报道贫困人群生活环境的改变。2010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使用多维贫困指数来说明贫困:即贫困的维度远远超出了收入不足的范畴,其涉及健康和营养状况、较低的受教育水平和技能、谋生手段的缺乏、恶劣的居住条件、社会排斥以及社会参与的缺乏等诸多方面。世界各地的贫困经历的调查表明,贫困是多方面的,因此也是多维度的。基于货币的测量固然重要,但同时也需要考虑其他维度的剥夺及其相互影响,尤其是因为家庭面临多重剥夺时更有可能陷入比依据收入贫困指标衡量的还要糟糕的状况中。比如,贫困会导致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而因医疗支出在社会保障不足的情况下还会导致贫困。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的案例不在少数。因此,扶贫的结果不仅仅是收入的增长,也要包括如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这些贫困人群的生活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农村社区的重建应得到充分报道。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