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前线: 欢迎您专程前来保护地球

发布时间: 2015-12-02 16:22:04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晏路辉  |  责任编辑: 焦梦
关键词: 可持续 气候变化 生态足迹 可持续发展模式 低碳

(作者:晏路辉 碳阻迹创始人,牛津大学硕士)

这几天每次进入巴黎大会COP21的会场,都会看到这个标语牌,中文赫然写着“欢迎您专程前来保护地球”,没有往深了去想,只是觉得多少有些矫情。今天听了一天的会后,极度疲惫,在餐馆里吃晚餐时看着外面的车流和风景,心突然沉下来,想到我们兴师动众到底是来做什么?细想下来,没错,“我们是专程前来保护地球的”,这么多人来到巴黎,追根溯源,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气候变化谈判取得成功,更应该是寻找到一条正确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了人类的永续发展。

可持续”这个词的中文可能不太容易理解,但英文(Sustainable)其实很直接地解释了它的意义:“可以承受的”。我们需要在环境可承受、社会可承受以及心理可承受的前提下追求发展。显然目前我们的可承受范围已经被突破,平衡被打破,亟需找到解决方案。

[气候变化/环境问题]

在可持续发展大目标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最显著的问题之一。在联合国公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17个目标有至少4个与环境直接相关的,其中第13个目标就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环境问题的平衡]

之所以要开这么多次气候变化大会,撇开政治博弈,就是为了达成一个全面、均衡、有力度、有约束力的气候变化协议,提出公平、合理、有效的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解决方案,探索人类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当然我们需要充分尊重各国的国情,不能损害其正常/合理的经济发展。就像习近平在巴黎演讲中说的“应对气候变化不应该妨碍发展中国家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合理需求。”经济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并不是对立排斥的,是可以实现双赢的。

微观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并不需要成为苦行僧,也并不需要为了减少碳排放而采取极端措施。尤其像我们这些在低碳行业工作的同行,经常会被人挑战,要求不能开车,不能高消费,其实这也已经超过了可持续发展的范畴。

[可持续的广义理解]

我的理解,可持续发展当然也不仅限于国家或者社会这个层面,其实它也可以应用到企业以及个人的发展模式。

企业需要找到自身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过度投资和消耗显然不是可持续的。然而目前国家鼓励万众创业,大众创新。浮躁的资本市场传导给企业的是需要迅速融钱(天使轮、A轮、B轮),并且短时间内需要花完,包装然后接着下一轮融资,一直处于高速但不健康的状态,这样的企业大多数也并不会给社会带来太多价值(至少是不能带来持续的价值,而负面意义或许更多),因为自身的发展并不是可持续的。举个例子,目前的O2O市场,很多创业公司拿到风投后,迅速成长。一边全面铺开业务,高薪招聘,火速烧钱;另一边寻找下一轮投资。如果不幸断粮了,公司也就要破产了,因为还没有建立有效的盈利模式。昨天跟一个朋友聊天,说到马化腾提出的“互联网+”确实厉害,颠覆和渗透到了很多行业,但褚时健提出“互联网+垃圾,简直痴心妄想”。产品本身如果对这个社会没有价值,无论怎么加,都无法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同样地,可持续发展也适用于个人,每个人对自己的健康和职业规划等都需要建立在可持续的基础上,我们追求进步,但不追求冒进。我们不能为了事业而牺牲了健康,不能为了成功而失去了信誉。欣喜看到,跑步、健身和马拉松近些年也成为新的时尚。

[可持续的衡量]

实现可持续需要决心和目标,同样也需要方法。再举个例子,很容易理解,我们坐火车北京到上海出差比乘飞机是更加低碳环保的;但是如果A乘坐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出差住5星级酒店,和B乘飞机从北京到上海住4星级酒店,哪种方式更低碳环保呢? 这就不好直接回答了,就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数据来计算二者的交通和住宿分别产生多少碳足迹了,才能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进行碳足迹/生态足迹评估,用科学理论做支撑,用数据说话,是实现可持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众可以碳足迹计算器简单评估自己衣食住行用的碳足迹,实现在线碳中和。企业可以通过LCA全生命周期评估产品的碳足迹以及通过组织层面的碳核算标准进行碳排放的计算。没有碳足迹的量化,就没有碳排放的管理,也就无法根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巴黎大会及对未来的期望]

奥巴马在他的巴黎演讲中也说了我们要让我们的下一代为我们今天在巴黎的共同努力而感到骄傲。

记得2年前有一个台湾青年也说过:“当若干年后,我的女儿问我曾经从事什么事业的时候,我可以骄傲地告诉她,爸爸从事的是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中国代表团前首席谈判代表高风司长在一个边会上激动地说到,“我15年前开始参加气候变化谈判,15年来从来没有今天这样的历史机遇,这次一定不要错过历史的机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