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保障世界粮食安全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发布时间: 2014-10-21 17:29:50  |  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辛闻  |  责任编辑: 方青
关键词: 单位面积产量 光能利用率 世界粮食 粮食安全 袁隆平

中国网10月21日讯 为促进中外城市间的深度合作,共同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国公共外交学会于10月21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湘江论坛——城镇化国际合作。本次论坛的主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国际合作。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指出,现在我们全球的人口是70亿,到了2030年要到80亿,如何养活全世界的人是一个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严峻挑战。我这里讲一讲超级杂交稻的问题,我的题目叫做“发展杂交水稻,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水稻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五大粮食作物,水稻是老大,老二是小麦,老三是玉米,老四是薯类,最后是大豆。水稻是老大,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以稻米为主食,中国有60%以上的人把稻米作为主食,所以说水稻产量的高低,对保障粮食安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在人口在增多,耕地在减少,唯一的出路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就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通过科技进步来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有很多的途径,比如兴修水利、增施肥料、改良土壤,以及使用优良品种,目前来讲,其中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采用优良的品种。就水稻来讲,采用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就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什么叫做杂交水稻?简单讲一讲,杂交水稻就是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普遍现象,小到细菌高到人类都有杂种现象。

为了满足新世纪二十一世纪全中国人民粮食安全问题,农业部立下了超级稻育种计划,所谓超级稻就是超高产的意思,目前的主要精力就是在集中攻关超高产,这个超级稻分了四个时期,第一期从1996年到2000年,它的指标是每公顷10.5吨。第二期2001到2005年,它的产量指标是每公顷12吨,亩产800公斤。第三期是2006到2015年,指标是900公斤亩产,每公顷13.5吨。第四期是2013到2020年,它的产量指标是1000公斤,每公顷15吨。我们通过协作攻关,到目前为止这四个阶段都圆满的实现了。第一期超级稻,在2000年实现了,目前它的指标是亩产700公斤,每公顷10.5吨,已经在大面积应用,它的产量每公顷达到了8.3吨,它的面积有1000多万亩,平均亩产达到550公斤。打个比方,日本是个先进国家,它的平均产量每公顷是6.8吨,超级稻是8.3吨,印度是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个水稻大国,它的每公顷产量是3吨。这是第一期超级稻。第二期超级稻提前一年在2004年实现了,第二期超级稻近几年的推广面积接近一千万亩,它的平均产量每公顷达到了9吨,也就是每亩达到了600公斤,这是第二期超级稻,在示范田800公斤,12吨每公顷,这是第二期超级稻,稻穗铺下来跟瀑布一样,俗称瀑布稻。第三期超级稻,我们在2012年实现了,它的指标是900公斤,也就是13.5吨。这是2011年在湖南隆回县一个百亩示范片,它的产量达到了926公斤,也就是每公斤产量是达到了13.9吨,指标是13.5吨。第四期的超级稻,今年实现了亩产千公斤,每公顷的指标是15吨,在湖南溆浦县一个百亩示范区,平均产量达到了15.4吨每公顷,这是一个世界纪录。

下一步,建议国家立项第五期超级稻,目标是多少呢?按国际标准,第四期超级稻标准是每公顷15吨,第五期超级稻建议立项每公顷16吨,现在有一个想法就是向16吨攻关,计划在五年内要实现每公顷16吨,争取提前,能够在2018年能够实现16吨。人家问你们最高产量有多少?12吨、13吨、15吨,还是16吨,我说从理论上来讲,水稻的产量按光能利用率来计算,有很多专家估计是随着光能利用,按2.5%的光能利用率,按长沙水稻生产的量来计算,水稻亩产可以达到多少?一季稻可以达到1500公斤,也就是每公顷可以达到22.5吨,前景很大,大家努力,我们中国人依靠我们自己努力,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党的好政策,中国人完全通过自己能够解决吃饭问题,把饭碗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