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瓷事件带给我们的短暂快感与无尽忧伤

发布时间: 2014-07-24 10:17:39  |  来源: 齐鲁网  |  作者: 石敬涛  |  责任编辑: 焦梦
关键词: 碰瓷 女司机 碾压 秉公执法 交通事故 正义

网上一段行车记录仪记录下来的场景,可以说是昨天网上最火的一段视频:一个碰瓷男试图去碰瓷,顺势就是一倒,但是没留意对方车子里面是个女司机,女司机不知是没看到人还是一紧张,直接就给开过去了。(据京华时报)

仅仅是一段视频,这位碰瓷男到底是保全了性命,还是命丧黄泉,尚不得而知。女司机到底是因为所谓“A柱盲区”造成的过失碾压,还是其他原因没有停车酿成碰瓷男的悲剧,以及双方各自应付的责任,也有待于公共管理部门的进一步追问和探究。但这些未竟之问,都没有掩盖这样一个看似荒诞的现实:这位女司机径直碾压碰瓷男的行为,受到了民意的追捧和齐声叫好,“要给女司机点赞”、“压的好”、“为民除害”、“奖励女司机”等响者云集。而碰瓷男“no zuo no die”用生命去碰瓷的悲剧,不但没有赢得民众的同情与怜悯,反而被网友看做是“活该”和“自作自受”。

碰瓷,原属北京方言,是一种较为古老的街头骗术,现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这是百度百科的解释和定义。不可否认,这些年来,公众对于“碰瓷”行为恨之入骨但又无可奈何。有的人甚至把碰瓷当成了一种职业,比如65岁的职业碰瓷老人孙万祥前些年在北京城八区各大路口碰瓷,涉嫌制造假交通事故骗取他人钱财千余起,仅122交通事故报警电话记载的就达341起,涉及金额达数十万元。在搜索引擎搜索碰瓷会有数万条的信息和数不清的“碰瓷”新闻。

“碰瓷”不单囿于交通事故范畴,一个在大街上突然跌倒的老人,扶还是不扶,都已经因为屡屡的碰瓷事件而让其成为国人的一个艰难选择。南京彭宇案、重庆万鑫案,天津许云鹏案……等等一系列疑似“碰瓷”案件的接连发生,不但让“扶不扶”一再成为公共舆论的一个焦点话题,而且在事实上伤害了人心,造成了社会道德底线的步步后移,进而不断发生小悦悦遭车碾压无人关问致死、老大爷卧地数十分钟,路人围观却无人搀扶等有违公序良俗超越道德底线的悲剧。说句实话,“碰瓷”已经成为社会公害,但是由于缺乏证据等现实,公共管理部门有心无力,民众的谴责也只停留在口水层面而无根治良策,对这种无耻行为无可奈何。

在这样一个现实境况之下,女司机径直碾压碰瓷男事件,可以说让公众出了一口对碰瓷现象的“恶气”,女司机的行为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正义性和道德加分。女司机浑然不觉间的一脚油门,刹那间让正义加速归来,让丑行得到恶报,带给公众无比的快感和正义实现的幻觉。但在短暂的快感之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心里都会感到无尽的忧伤:毕竟生命是至上的,碰瓷固然可恨,但是是否真的到了罪该万死的程度和地步?最重要的是,对于“碰瓷”除了“女司机”的加大油门就真的无药可救,没有更好的拯救途径了吗?难道只能靠付出生命的代价,靠“女司机”才能“惩恶扬善”才能换取短暂的正义和快感吗?

血腥和暴力,无助于良知和道德的归位;加大油门以暴制暴,用生命的代价去换取所谓的正义,也只能是饮鸩止渴。短暂的快感后与无尽的忧伤中,必须思量如何破解碰瓷困境的根本之策。这首先需要公力救济强有力的对于正义和良知的呵护,比如碰瓷事件中的秉公执法、查明事实真相,让碰瓷者付出成本和代价,让作恶者弃恶从良。惟其如此,才不会有女司机径直碾压碰瓷男被热捧的荒诞,我们也不会再有这无尽的忧伤和隐隐的痛感,道德底线也才会被维护而不是一再失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