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官员称中国减贫起步阶段社会贫富差距不大

2012年05月18日10:17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减贫 1980年 社会贫富 世行 中国改革开放 2008年 贫困人口 千年发展目标 2005年 联合国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关于减少贫困的首个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中国在减贫方面为整个发展中国家乃至全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为此,半月谈记者近日专访了世行研究局局长、贫困统计团队负责人马丁·拉瓦雷。

减贫道路上的中国与世界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过去30年来的减贫工作?

拉瓦雷:近30年来,中国在减少贫困方面成就显著,并且仍在取得稳定的进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把扶贫开发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开展农村扶贫开发,取得了明显成效,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减少贫困人口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个标志性成就。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以每日1.25美元的生活费用衡量,从1981年到2008年,中国脱贫人口达到6.6亿,贫困率从84%降至13.1%。同时期发展中国家贫困率从52.2%降至22.4%,贫困人口从19.4亿降至12.9亿。

记者:如何看待整个发展中国家的减贫状况?

拉瓦雷: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在消除极度贫困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数据显示,2005年至2008年,各个发展中地区的贫困人口比例和人数均在下降。这是世界银行开展极贫状况监测以来贫困人口比例和人数首次全面下降。

2008年,处于每日1.25美元生活费用的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比例从2005年的25.1%降至22.4%,贫困人口从2005年的13.9亿降至12.9亿。据世行估计,以此标准衡量,2010年发展中国家整体贫困率已降至1990年的一半以下,这意味着首个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在1990年的基础上把极贫人口比例降低一半——已在2015年最后期限之前实现。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把中国算在内,发展中国家将很难提前实现这一目标。因此中国的成就对于发展中国家整体来说非常重要。

当然,这只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的一个,即使这一目标提前实现,到2015年全世界还将有10亿人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

另外,每日1.25美元生活费用的贫困线是世界上最贫困的10~12个国家的平均水平。如果按照中等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贫困标准衡量,大量脱离极度贫困线的人群依然处于贫困境地。如果危机来袭,他们有可能再次陷入极度贫困。因此,全球减贫事业依然任重而道远。

汲取经验 直面挑战

记者:中国减贫事业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拉瓦雷:首先,中国重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是中国过去减贫取得成就的关键因素。其次,中国在政策选择上注重实用性,并进行了多种探索和尝试,比如在农村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农村地区人群摆脱贫困。经济发展对于减贫至关重要,这一点中国无疑给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此外,在中国减贫事业起步阶段,社会的贫富差距不大,不管是收入,还是受教育机会等方面的差别不明显,因此更多人能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这一点也值得他国参考。

当然,其他国家也有经验值得中国借鉴。比如巴西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政府转移支付,在缩小贫富差距和减轻贫困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据我所知,中国已经在这方面加强了政策协调,逐步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是非常有益的尝试。

记者:您认为,中国的减贫事业还面临哪些挑战?

拉瓦雷:中国的减贫事业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一过程也有不均衡问题存在。首先,自1980年以来,中国在减贫方面的成功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比城市经济在减贫方面做出了更大的贡献。与之相应,农业比制造业、第三产业在减贫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大,这体现了产业结构在减贫方面作用的不平衡。其次是地域上的步调不一,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成效更加明显。再次,经济发展伴随着不公平现象的加剧。

当下,中国贫困人口最紧要的需求是增加工作机会和提高劳动收入。中国抗击贫困的努力长期集中在农村地区,为此开展了很多项目。然而,由于中国正处于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中的贫困问题也不容忽视。因为人口流动,在整个国家贫困人口比例下降的时候,城市贫困人口问题可能上升。如果这一群体被忽略,整体减贫效果将被削弱。这是不少国家面临的普遍性问题。(樊宇)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