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别处”,这是法国诗人兰波的名句,也是米兰昆德拉的书名。这句话,被引用得过多,实在有些恶俗。很多人都用它来表达对诗意境界的追寻,我却觉得,更多时候,“生活在别处”应视为对现实的无奈逃亡。
全球化时代,在哪个城市,生活质量才会最高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关注不同城市的生活成本。
日前,一则反映国际生活成本的最新调查显示:北京、上海、香港进入亚洲生活消费最昂贵城市之列。(6月11日中新网)
无疑,这个调查是在说,中国城市的生活成本在亚洲很不低。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还有一些语境———欧美受到经济衰退冲击,亚洲货币保持强势。所以,把这个亚洲城市生活成本纳入到国际视野下,现在很多人都在感叹,我们是“工资非洲水准,生活成本欧美标准”。于是,围绕京沪港成亚洲生活消费最昂贵城市,很多人也在叩问———“自豪还是耻辱,这是个问题”。
老是把自己的生活与外国比,当然是件很无聊的事。那种“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心态很丑陋,也要不得。但是,我也觉得,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人们,如果不以开放姿态来审视现实生活,很可能就会活在狭隘的自我里,错过更好的发展空间、更合理的生活选择。不论是对于国家和制度,还是个人的精神与现实,以开放姿态面对,都是极其必要的。既然现在我们生活的城市消费水平在全球都算得上很昂贵了,那么,去盘点一下自己生活质量、幸福指数、发展前景,看看我们比外国人过得幸福还是缺憾,就是很有意义的事。
有研究早就发现,经济增长并不等同于生活满意度的增加。我一直都觉得,有关生活质量的最权威判断,应该是来自公众的直观感受。现实中,如果简单地拿GDP说事儿,迷醉于收入数字的虚幻增长中,不知不觉间就会发现,那些住房、交通、医疗、教育等等,犹如一道道高消费的门槛,正在慢慢将自己从原本寄望于安身立命的城市中驱逐出去。繁华的都市,原来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天堂。
这样的情境,在现实中实在太多。这些年,一些部门拿出太多令人炫目的数据,向公众展示有太多城市已经进入国际化大都市行列。可是,却又有太多生活在这样城市里的人,感觉现实生活与心理预期的差距越来越大,甚至包括大量白领阶层在内都有种强烈的“普遍失败感”。在一些城市化发展的幻象中,也有不少学者就担心可能掉入那种“拉美陷阱”中。
那么,现在,面对中国城市的生活消费指数在国际如此“显赫”的排名,有关部门能不能公布一下这些城市在住房、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方面,在国际语境下的排名如何呢?特别是,那些高消费的繁华都市,到底为居民提供了怎样的未来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拥有笃定的人生归属感呢?
“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这是苏格拉底说过的话。我觉得,先绕过太过宏观的制度语境,选择在国际生活成本提供的现实情境中,来感受一下中国城市公民有多少“相对剥夺感”,然后去正视公众可能存在的“痛苦指数”,或许更容易催发现实相关制度实现及时纠偏。这样,才不会有更多的现代公民,在权利与福利的隐性剥夺之下,无奈地感叹着“生活在别处”。(单士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