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要闻>

荷塘里走出“金字招牌”(经济新方位·特产背后的故事)

2025-06-16 09:22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脆嫩爽口,口感清甜,拉丝细密,盼了半年终于上市了。”这几天,北京市民沙女士在电商平台多次下单一款时令菜品。配送到家的农产品纤细白净、飘着淡香,指尖一掐,就溢出清浆,还能听见清脆的“咔嚓”声——这是藕带,来自1300公里外的洪湖水乡。

在湖北荆州洪湖市,清晨,周金才在荷叶间忙碌起来。找到没有绽开的叶子尖尖,顺着摸下去,轻轻一拉,一臂长的藕带便冒出了头。周金才是洪湖市黄家口镇平阳村的藕农,种了20亩藕塘,每年4月至9月的藕带上市季,他每天要采藕100多斤、净赚400多元。

藕带是莲的幼嫩根状茎,就是“小时候”的莲藕,洪湖藕带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过去受限于保鲜技术和销售渠道,一直未能打开市场。如今,洪湖藕带走向大江南北的餐桌。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近日,记者走进洪湖,看当地如何发展特色莲藕产业、打造农业品牌。

打开市场

从农特产到小爆款

湖北华贵食品有限公司的智慧车间,藕带加工自动生产线运转正忙。经过机器切断、气泡清洗、漂烫等步骤后,如玉簪一样的藕带成为一包包泡藕带走下流水线。

“我们现在每天要收购10万斤藕带,大部分做成泡藕带销售。”公司总经理杨福元介绍,作为公司的明星产品,藕带年产值超过14亿元。

洪湖,属古云梦泽,千年沉淀的水下“黑土地”——青岗泥,为莲藕生长提供了肥沃环境。“早些年,藕带只是我们这里的一个农特产,提篮叫卖,只有当地人吃。”杨福元认为,洪湖的藕带清甜可口,品质好却卖不上价,主要是因为没有品牌。“加上藕带出水后极易发黑,保鲜期往往只有1天左右,很难走出洪湖附近。”杨福元说。

藕带的“土味”虽然让它默默无闻,但也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多次调研后,2012年,华贵公司决定把藕带作为主打产品。

农业品牌并不好做,产品的品质、产能以及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一步走不通都会失败。

“首先,我们要确保藕带能留得住。”杨福元说,为了延长藕带的保鲜期,华贵公司和华中农业大学合作研发了定向发酵技术,让藕带在避光的密封袋里包装、发酵,保鲜期能从1至2天延长到1年左右,春季采摘的藕带能卖一整年,从“时令”变“长销”。

除了卖得久,还要卖得远。起初,华贵公司主要靠“熟人带货”。“我们将加工好的藕带,免费送给各地的朋友、老乡和熟悉的企业,先让他们尝尝鲜。”杨福元说,藕带脆、鲜,泡藕带又有酸辣、酸甜等多种口味,既可生食也可烹饪,让许多人喜爱。

打开外地人的味蕾后,还要打开外地人的市场。华贵公司在各地发展了2000多家经销商,通过“裂变式”的线下推销,凝聚了一批忠实的“回头客”;还在电商平台开店、直播,全网年销售额逐步突破1亿元,一年可卖出8000万包藕带。

从藕带开始,华贵公司发展莲藕全产业链,开发出洪湖藕汤、洪湖野藕汁等产品。“现在春季加工藕带,夏季加工藕茶,秋季加工莲子,冬季加工莲藕,建起莲藕精深加工线6条,可生产藕带等30多种产品,年加工能力超过18万吨。”杨福元介绍,公司让莲藕卖四季,带动3万多农户,发展莲藕种植基地10余万亩。

完善产业

从“内卷式”到规范化

龙头企业带动,洪湖藕带逐渐打开销路,还走进盒马鲜生、家乐福等电商平台和大型商超,成为各地餐桌的“常客”。

可种植莲藕效益不高,此前当地不少藕农转型养鱼养虾,导致原材料供不应求。“一斤藕带从3元涨到最高45元,看到商机后,藕农又入场了,陷入‘内卷式’竞争。”回忆起前些年的种藕乱象,洪湖市雨钱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洪晓俊直摇头,“有时候市场行情不好,只要一个藕农降价,就会有人出更低的价格。”

为了让藕农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做大洪湖莲藕产业,莲藕种植大户和企业联农带农。“对不愿种藕的藕农,我们流转他们的藕田,支付一定的租金。藕成熟后,还会聘请藕农采收,给他们劳务报酬。”洪晓俊说,采藕时节,藕农一个月可收入8000元左右。

对于像周金才这类愿种藕的藕农,可以等藕成熟后,将整片藕塘的莲藕“打包”卖给合作社,合作社再聘请工人挖藕。“我们只需要种藕,省去了卖藕的功夫,投入少,收入还稳定。”周金才说,竞争少了、收入增了,每亩能增收3000多元。

此外,藕种由市里统一研发和提供,保障洪湖莲藕的品质。“我们还大力推广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在峰口镇、万全镇建设了两个标准化种植示范片区,以及万亩优质藕带基地和万亩优质莲子基地,稳定莲藕的产量和质量。”洪湖市莲藕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献忠说。

2024年,由洪湖市城发集团、华贵公司及其他供应链企业共同组建的洪湖莲藕供应链平台成立。“有了这个平台,企业大批量采购或个人消费者线上下单后,大数据能精准匹配和对接企业或合作社,让刚刚出水的生鲜莲藕、深加工的莲藕农副产品更及时发货,通过供应渠道更好保障洪湖莲藕的质量。”张献忠介绍,目前该平台已进驻会员120多家,交易额超3亿元。

“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推进良种选育、规范化种植和规模化生产,洪湖莲藕产业链不断完善。”张献忠介绍,目前洪湖莲藕种植面积超25万亩,总产值达65亿元,洪湖莲子、洪湖藕带、洪湖莲藕、洪湖荷叶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建设品牌

从“满天星”到“一团火”

“我们的‘洪湖莲藕’粉糯香甜,藕丝浓密,非常适合煲汤。”在洪湖市青泥巴食品有限公司的厂房里,总经理王文娟手拿莲藕,对着手机侃侃而谈。

王文娟和丈夫2010年就开始在网上卖莲藕,是当地最早一批尝试电商销售的商家。“虽然我们注册了自己的商标,但对外介绍产品时,还是会强调‘洪湖莲藕’这个品牌。”王文娟说,至于品牌能不能使用、该如何使用,她最初也不知道。“大家都是这么卖藕的,有时候顾客会问我们,到底哪家才是真正的‘洪湖莲藕’。”王文娟说。

哪家才是真正的“洪湖莲藕”?

最初,因为缺乏对本地特色农产品品牌的规范管理,有的企业抢先一步将“洪湖莲藕”注册为企业商标,这一下子让莲藕合作社和藕农犯了难:洪湖产的莲藕,却不能卖作“洪湖莲藕”吗?直到2018年,“洪湖莲藕”注册成为国家区域公用品牌地理证明商标,这意味着湖北的种植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只要符合标准,都能免费申请使用“洪湖莲藕”品牌。

“现在湖北产的莲藕,基本都以‘洪湖莲藕’品牌对外销售。”王文娟说,“洪湖莲藕”成为企业、合作社和藕农对外销售时的“金字招牌”,大家卖莲藕的底气更足了,齐心协力帮助打响品牌知名度。

为进一步加强“洪湖莲藕”区域公共品牌建设,2024年8月,湖北有关部门出台意见,从种植、加工、研发等方面,确保洪湖莲藕的质量稳定可靠,销售合理规范。不久后,洪湖市莲藕事业发展中心成立,负责“洪湖莲藕”品牌的许可、授权及管理工作。“政府每年安排1000万元支持莲藕产业发展,包括品种、品牌和标准基地建设等。”张献忠说。

放手支持的同时,洪湖也建立管控机制。“为维护好‘洪湖莲藕’品牌形象,我们明确品牌申请、审查、标识等要求,如果在经营、质量等方面出现损坏品牌形象的问题,会撤销相关主体的品牌使用资格。”张献忠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目前,洪湖已发展35家莲藕及相关产品的加工企业、56种莲藕加工产品,注册登记莲藕产业相关的电商经营主体超600家,年产各类莲藕相关产品35万吨,综合产值90亿元。“我们还将加强品牌建设,大力发展赏荷花、摘莲蓬、品全藕宴的莲藕主题旅游,不断放大‘洪湖莲藕’的品牌效应,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洪湖市委副书记、市长林继军说。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