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要闻>

签约金额超百亿美元!中非经贸博览会非一般

2025-06-16 09:32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长沙6月15日电 题:签约金额超百亿美元!中非经贸博览会非一般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刘芳洲、张玉洁

历经70多年的岁月洗礼、风雨考验,中非经贸已是怎样一番景象,又将携手打造怎样的未来?6月12日至15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无疑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合作共赢的“样本”。

经组委会审核发布,本届博览会签约项目176个、金额113.9亿美元,较上一届,项目数量增长45.8%。截至15日12时,主展馆内观展人次已突破20万、较上届翻倍。现场成交或意向成交额预计将达25亿元人民币。

6月12日,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举行。新华社记者 王婧嫱 摄

——“湘”约精彩

“这是干柠檬,泡在茶里很香;这种芝麻颗粒饱满,含油量比普通品种更高……”13日,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主展馆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刚刚开门迎客,索马里国家馆里的工作人员便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自家产品。

不远处的布隆迪展区,当地原料制造的辣木籽油、辣木籽身体香膏也吸引着不少专业观众前来问询、试用。短短半天,已有20多个采购商留下对接方式。

6月12日,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举行。新华社记者 刘琼 摄

行走在各大场馆内,农食产品、美妆服饰、珠宝玉石等非洲好物,与医疗器械、工程机械、日用百货等中国制造齐聚一堂。中外客商不时驻足体验、交流洽谈,一幕幕火热的景象见证中非贸易的蓬勃发展。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4年,中非贸易规模首破2万亿元;今年前5个月,我国对非洲进出口9632.1亿元,同比增长12.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数字的跃升,折射出双方经贸合作不断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本届博览会广泛涉及建筑制造、电力能源、交通运输、信息服务、文化卫生等多个领域,不论是丰富多彩的展品品类,还是氛围热烈的主题论坛,中非合作在一场场“双向奔赴”中日益精彩。

——今“非”昔比

走进卢旺达展区,一场别开生面的表演成为关注焦点:舞蹈演员头戴卢旺达传统纹样发饰、腰系传统织物,以充满力量的腾跃和精准的节奏击踏引发全场热烈掌声。从事食品贸易的陈斌告诉记者,舞蹈带来的情感共鸣加深了他对卢旺达贸易往来的兴趣与信任。

“这是我们生产的金枪鱼罐头。”索马里SOMTUNA渔业公司负责人穆罕默德指着展柜说道,“随着更多非洲国家农产品获得输华准入,我们生产的罐头、鱼粉、鱼油等多品类得以加速进入中国市场,此次参展正是瞄准中国的食品产业链。”

娜娅娃·奇帕拉贝拉是来自赞比亚的企业代表,她带来了由赞比亚女性设计师手工制作的耳环、项链、戒指等饰品。“中国消费者对网购的需求很大,我们准备尽快打通线上渠道,将博览会上的商机变成生意。”

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司长沈翔说:“本届博览会在展览展示、合作模式新路径新模式的培育推介等方面作出创新安排,力求为中非务实合作不断注入新动能。”

——前景可期

“可及性强、性价比高的医疗健康‘中国方案’在非洲市场需求旺盛。”刚刚采购完手术器械、诊断设备、常备药品等一批“健康礼物”后,肯尼亚商人萨拉·瓦琳加准备抓紧逛逛中国的电子产品市场,“中国的好东西太多,现场的活动也非常吸睛,这次先拿一部分货,后续再加大采购量。”

随着中非贸易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等全面推进,信心与期待在本届博览会上涌动。越来越多非洲伙伴通过便利的渠道把优质特色产品运到中国市场,也有越来越多中国企业选择“出海”非洲。

6月12日,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举行。新华社记者 刘琼 摄

“非洲这片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热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前往。”华大万物CEO刘欢说,华大万物以多年生稻技术为核心,已在非洲多国建立了从品种选育到技术推广的完整体系,此次希望借助博览会契机开拓非洲市场,将多年生稻推广至更多非洲国家。

作为本届博览会的主宾国之一,纳米比亚期望通过本届博览会重点强化纳中双方在绿色能源、跨境贸易等方面的合作。纳米比亚国际关系与贸易部部长阿希帕拉-穆萨维伊说,当前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前进,非中携手推进现代化前景光明,期待同中国合作伙伴及其他非洲国家交流、分享知识并探讨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