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网评>

俄乌“各说各话”,谈判前景惨淡

2025-06-05 09:25

来源:中国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6月2日,俄乌两国代表团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第二轮直接谈判。双方代表团团长与首轮谈判保持一致,分别由俄罗斯总统助理梅金斯基和乌克兰国防部长乌梅罗夫担任。双方就交换战俘和阵亡士兵遗体等问题达成共识,但在核心议题上未能取得突破。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发动的“蛛网”无人机突袭,进一步增加了谈判的复杂性。

5月底,乌方向俄方递交有关乌方停火立场的文件,俄方在会谈期间向乌方转交一份“详尽”的冲突调解备忘录。根据目前披露的两份完整文本,俄乌双方均确定了停火的条件和步骤、最终协议的实施原则等。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双方立场依然存在严重分歧,缺乏基本的政治互信。

在停火程序上,乌方坚持“先停火,后谈判”,俄方则将停火与乌克兰保持中立、限制军备等政治条件捆绑,要求签署停火备忘录的同时,确保“一揽子协议”的签署和全面实施。乌方提出“三步走”的解决方案,一是实现陆、海、空全面和无条件停火,且停火至少持续30天,并指出这是谈判的先决条件;二是建立信任措施,包括继续交换战俘和流离失所的乌克兰儿童;三是举行俄乌领导人会晤,敲定最终的协议。

俄方拒绝了乌克兰关于30天无条件停火的提议,给出乌方停火的两种选择。一是乌军从乌东四州全部撤出;二是禁止重新部署乌克兰所有军队、停止外国提供的军事援助、排除第三国在乌克兰的军事存在、相互赦免政治犯和释放被拘留平民、宣布乌克兰总统和最高拉达选举日期等。俄方还指出,从乌军开始撤军算起,应在30天内完成行动,并重新举行选举,在此基础上签署和平条约。

在协议的核心原则上,双方暴露出战略底线的根本性分歧。乌方备忘录指出,乌克兰必须获得可靠的安全保障;乌方无需保持中立,是否加入北约取决于联盟的共识;不得对乌军数量、外国军队在乌领土的部署等施加任何限制;当前的接触线是双方谈判的起点,且只有在全面、无条件停火之后才能谈判领土问题;俄罗斯被冻结的主权资产被用于重建乌克兰等。而俄方提出的最终解决方案坚持此前提出的“一揽子”诉求,以彻底解决“危机根源”。具体包括,从法律上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和乌东四州的主权;乌克兰保持中立,拒绝第三国在乌领土从事任何军事活动;确保乌克兰的无核地位;限制乌克兰军队和武器装备的数量;乌克兰的“去纳粹化”;确保乌境内讲俄语民众的权利;取消对俄制裁等。

在谈判进行的同时,俄乌双方仍在战场上互相绞杀,局势非但没有降温反而再次升级。俄罗斯继续对乌克兰境内开展大规模无人机和导弹袭击。与此同时,俄罗斯向乌苏梅州和哈尔科夫州边界部署超过12万名士兵,以期在边境地区建立缓冲区。乌克兰则历时18个月策划,通过秘密渠道向俄罗斯境内输送117架FPV无人机,向俄罗斯发起代号为“蛛网”的突袭行动,对俄摩尔曼斯克州、伊尔库茨克州、伊万诺沃州、梁赞州和阿穆尔州等地的军用机场发动袭击。乌方行动的重点在于尽可能多摧毁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以削弱俄军的远程打击能力。乌克兰国家安全局称摧毁了“多达41架战略轰炸机”。而据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6月3日公布的数据,俄罗斯损失了12架轰炸机。

乌方此次“以小博大”的行动暴露出俄罗斯在纵深防御方面的漏洞。尽管乌方行动难以对战场局势产生决定性影响,但成功提振了军心士气,向西方盟友展示出乌军仍有对俄罗斯实施关键打击的能力,有利于强化谈判立场。但这场突袭无疑将加剧冲突的烈度和持久性,给俄乌双方刚刚重启的谈判再次蒙上阴影。(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亚所助理研究员李莹莹)

【责任编辑:刘梦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