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老屋 富民增收(提振消费一线观察)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要闻>

“唤醒”老屋 富民增收(提振消费一线观察)

2025-04-11 09:35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我家的老房子,还能不能纳入改造?”谢新华问。

方杰乐了,“想好了?”

“这是好事嘛,有搞头。”谢新华笑答。

湖南省郴州市北湖区保和瑶族乡月峰村,不少瑶族老屋独具特色,却长期闲置。而邻近的仰天湖大草原景区,因生态保护需要,对餐饮住宿项目严格限制。

闲置老屋和文旅发展之间,怎样更好适配?

“这‘泼天的流量’,我们一直没接住。过了好几年,就搞了几家小土菜馆。”刚卸任村党总支书记的陈泽志很懊恼。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探索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北湖区“唤醒老屋”试点工作,是从2023年开始的。

“我们做过摸底调查,全区35%以上的农村房屋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北湖区农业农村局局长何琳琳介绍,“在前期试点工作基础上,计划用3年时间改造老屋300栋、打造10个特色村落,带动更多农民分享文旅融合的红利。”

“从既往经验看,单打独斗不行,必须面向市场,集中开发运营。”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乡村规划师方杰,经北湖区政府牵线,走进月峰村。

听说要改造老屋发展旅游,质疑声不少。

“就怕不长久。”“有些村也搞过,最后烂了尾。”

思来想去,谢新华明确表示“不参与”。

培育核心竞争力,要靠文化赋能。

“不能走传统农家乐吃、住、游的老路,‘网红’变长红,得有文化底色。”村民的反应,方杰并不意外,“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族文化,都能成为唤醒乡村沉睡资产的力量。”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月峰村围绕瑶族文化特色做文章,打造仰天湖大草原景区的游客承载地。

在当地政府和村“两委”支持下,方杰牵头在月峰村办了一场瑶族“盘王节”活动。几千名游客慕名而来,热闹极了。

北湖区双管齐下。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带村民到先期试点村取经,眼见为实,村民吃下定心丸。

村民大会上,首批18户村民摁下红手印,将闲置房屋出租给村集体合作社,再统一交由企业进行改造运营。

强化利益联结,才能凝聚合力。

“‘唤醒’老屋,促农增收是目的。”何琳琳说,“既要政府引导、镇村组织、市场运作,更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

保障村民权益:企业投资300万元,各级产业发展项目资金等投入6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入股经营,每年预计收益40万元。深度协作,引进的企业和村集体、村民之间形成了稳固牢靠的利益共同体。

艺术社区、扎染工坊、瑶族文化馆、乡村公益课堂……几个月下来,几栋老房子脱胎换骨,文化元素聚集、场馆设施完善。

在北湖区,闲置老屋正逐步盘活。

在保和乡小埠村,明清时期的湘南民居经统一改造,日接待游客上千人;在华塘镇塔水村,“艺术小院”+特色民宿,带动全村人均年收入达3.5万元,村集体收入较“唤醒老屋”前增长5倍……

在方杰带动下,一群艺术家陆续入驻月峰村。5月份,这里还将举办艺术节。

“这碗‘旅游饭’,月峰村端上了,还得端牢了。”对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陈泽志格外期待。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