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已成全球科技界新热词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要闻>

“新质生产力”已成全球科技界新热词

2025-04-02 09:28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原标题:“新质生产力”已成全球科技界新热词

3月下旬的北京春风正劲。3月31日,科技界一场“世界大联欢”——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圆满落幕。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风向标”,每年的中关村论坛年会都会集中发布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展现了我国在前沿科技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在大会的5天里,新质生产力这一中国原创的概念,已成为全球科技界热议的关键词。新质生产力,不仅是论坛年会中上千名嘉宾发言绕不开的关键词,也是众多成果发布、合作成交的主要背景。向新而行,向质发力,中关村论坛正助力一系列创新成果走向全球,让“新质”一词成为国际科技舞台上的“新声”。

创新成果惊艳登场

年会开幕式暨全体会议结束后,作为致辞嘉宾之一的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路过会场外的“小关书店”时,饶有兴味地翻阅起了书架上关于中关村与科技创新的书籍。

王瑞杰在致辞中提及,自2007年创办以来,中关村论坛汇集了科学、技术和商业领域最杰出的人才,以“创新与发展”为永久主题,促进了全球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

中关村打动嘉宾之处,还有众多琳琅满目的创新成果。其中既有首次实现全功率运行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首次实现千秒量级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的“人造太阳”、正式开源的长安链3.0区块链平台等前沿“重磅选手”,还有遍布会场各处的智能机器人、AI智能助手等令人见微知著的“轻量明星”。

“中关村论坛上的所见所闻,进一步深化了我对中国科研发展的既有认知。”新西兰皇家学会原主席布伦特·尤安·克洛西尔这样评价机器人领域的进步。

在3月29日的标准化与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上,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驻中国区域办公室首席代表康博思以“标准是工业创新的加速器”作演讲时说:“作为新兴技术成果价值跃迁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助力,新发布的两项标准化创新成果体现了中国实践。”

长期从事超短超强激光物理领域研究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杰哈·阿尔贝特·穆鲁,对中国的大科学装置进步表示赞叹。他促进了中国科学家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使中国科学家能够在欧盟开展大型装置的科学研究。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全功率运行之后,杰哈·阿尔贝特·穆鲁评论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在北京体现得尤为明显,怀柔科学城就是力证。”

投资交易总额再攀高峰

今年的“投资北京”大会共发布了215个招商合作项目,招商总额954.5亿元。大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科技服务三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和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向全球投资者发出了邀约。

“场景”是今年大会的重要关键词。全球首创手持式骨科手术机器人多中心临床应用场景建设、基于AI大模型的数据库开发管理新模式、《三体:四维空间》科幻体验中心、水下建筑物巡检与水面智能监控、大兆瓦风机试验检测中心等运用场景均被发布,众多需求和机遇吸引着优质项目在京落地。

据统计,此次大会签约30个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总额达615.4亿元,涵盖生物医药、金融、科技服务、智能制造与装备、绿色能源与节能环保等多个产业领域。

“北京是不可多得的创新伙伴。”再次登上中关村论坛年会舞台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感慨地说,“中关村有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涵盖知识产权、监管、上市规划、成果转化等方面,这对创新格外重要。”

在本次年会的另一个重磅环节——2025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上,现场发布了《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和《百项国际技术交易创新项目榜单》,面向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征集1472项创新项目,最终评议产生200项新成果。大会还开展了技术交易、生态合作两类11个项目的现场签约。

在“硬科技投资与发展”平行论坛上,规模达100亿元的“中关村战新基金”正式对外发布。该基金将进一步壮大耐心资本、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和服务一批优质企业加速发展。同一论坛上,中关村发展集团与9家来自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签约,签约总额2.5亿元。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