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习近平这句话含金量十足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要闻>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习近平这句话含金量十足

2025-03-31 09:06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外商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3月28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向外资企业发出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真诚邀约。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在带动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促进中国技术和管理进步、助推中国改革开放的同时,普遍得到丰厚回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多年来,中国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和稳定锚,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最佳应用场景”、“比较健全的利用外资法规政策体系和工作体系”、“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国家之一”,这些都表明中国是“有利于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一方沃土”。

“中国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利用外资的政策没有变也不会变。”习近平主席强调,“希望广大外资企业打消疑虑、坚定信心,放心来中国发展,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已经对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中国将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开放;保障在华外资企业同等享受国民待遇,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加强同外商沟通交流,为其来华贸易投资尽可能提供便利,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

“落实开放举措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在会见国际工商界代表时,习近平主席表示,“对于大家的诉求,我们将认真研究,有什么问题就及时解决什么问题。”

今年在地方考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抓开放提出明确要求。在辽宁,要求“各级干部要提高在开放条件下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的本领”;在贵州,强调贵州要“主动融入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在云南,强调云南“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相信中国就是相信明天,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这句含金量十足的话,在过去已经一次次被市场证实,在全球经济增长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当下,也成为不少有远见的外资机构和企业持续加码中国的底气所在。

今年以来,中国以实际行动拓展开放的广度和深度。1月,五部门联合印发文件进一步推动自贸区在金融领域的制度型开放;2月,《2025年稳外资行动方案》对外发布;3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鼓励外国投资者扩大再投资”、“切实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让外资企业更好发展”。

“2025年将是全球投资界重新认知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一年。”德意志银行亚太区公司研究主管马力勤说。今年开年以来,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密集发布研报,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表达乐观预期。德国《商报》直言:“放弃中国市场,等于放弃未来十年的增长门票。”

国际金融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月外国投资者积极布局中国资产,中国股票债券吸纳外资净流入总和超100亿美元,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当月整体遭遇明显资金外流的情况下,中国市场吸纳了2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

今年前2个月,我国电子商务服务业、生物药品制造业、智能消费设备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33.5%、22.9%和40.7%。今年以来,一批重大外商投资项目接连落地中国,计划投资额高达330亿美元。

日前,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举行,今年年会参会跨国企业国家范围更广,首次参会的跨国企业数量更多,行业门类覆盖更全。

近期,不少跨国公司高管更是纷纷到访中国,掀起一股“访华潮”,其身影活跃在中国各大经贸论坛、工厂园区等地。高层会晤、商务洽谈、考察调研……繁忙脚步的背后,是对“布局中国就是投资未来”的广泛共识。

这样的双向奔赴,不仅为世界经济增添了暖意,也再次印证: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