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保洁员段某主动投靠境外情报机关 泄露3项国家机密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要闻>

外包保洁员段某主动投靠境外情报机关 泄露3项国家机密

2025-03-28 09:12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服务外包成为众多单位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的重要手段。对于涉密机关、单位而言,服务外包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暗藏着失泄密隐患。机关、单位务必保持高度警惕,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

外包泄密需警惕

——疏于管理酿大案。部分服务外包人员因工作需要,可能长期在单位办公,或者协助开展专项工作,存在接触知悉国家秘密的机会,若不严格落实保密管理,可能引发失泄密案件。如某重要涉密单位长期将办公楼物业管理外包给某物业服务公司运营,并未对该公司开展必要的保密监管。该公司保洁人员段某为满足个人私欲主动联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后经指使借从事保洁服务之机,通过盗取、偷拍等方式为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提供1项机密级、2项秘密级国家秘密及其他6项情报,造成重大失泄密,危害我国家安全。

——审查不严有隐患。个别机关、单位资质审查不严,将涉密工作外包给无保密资质公司,或者涉密人员由于轻信、疏忽,将涉密文件资料提供给服务人员,由此引发的失泄密案件时有发生。如有关部门在工作中发现,有网民在文库类网站出售5份涉密文件。经查,某公司不具备涉密档案数字化资质,骗取多个机关单位档案管理部门信任后,承包档案资料数字化业务。该公司员工蒋某利用工作便利,先后窃取、复制档案资料中几十份涉密文件并带回家中,为谋取私利,又将其中几份放在互联网上出售,致使国家秘密泄露。

——合围拉拢遭攻陷。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高度关注重点安全领域企业,企图通过钓鱼邮件、网络探扫等方式,持续不断攻击相关企业,并把掌握系统管理权限的运维人员作为攻击窃密的首选目标,对我国家安全构成现实威胁。如小李是某邮件系统厂家运维人员,具备远程管理账号和系统管理员账号权限,负责为客户的邮件系统提供技术支持。为图方便,小李经常在个人电脑上记录甲方客户的账号密码和系统管理员账号密码。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利用开源情报信息锁定了小李运维人员身份,并对小李的电脑进行了网络攻击,窃取了其电脑中的客户账号密码信息,进而通过网络跳板,对上千家重点要害部门邮件系统实施窃密,获取了大量重点要害部门内部邮件数据,造成了严重的现实危害。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服务外包中的失泄密隐患不容忽视,涉密机关、单位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加强管理和防范,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夯实责任防风险。涉密机关、单位应夯实保密管理主体责任,明确“发包”部门监管责任,签署协议时应在外包协议中明确自身的保密监管权力和承包方的保密管理义务。应从严审查承包单位资质条件,特别是购买服务涉及国家秘密的,应把好资质关口、签订保密协议、提出保密要求。

——强化监督堵漏洞。涉密机关、单位应会同承包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范,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落实到位。应积极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安全防护体系,多措并举,筑牢安全保密防线。应对承包单位提供服务的过程、保密制度的执行情况、服务人员的保密行为等进行监督审计,定期排查问题隐患,防范出现偏差和风险。

——加强教育保安全。涉密机关、单位应落实上岗审查要求,加强对服务外包人员的背景审查,确保其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和从业资格。应关注外包服务公司对员工的管理情况,定期对外包服务人员开展保密教育培训,提出具体保密要求,切实提升服务人员保密意识和防泄密能力,共同织密织牢安全保密防护网。(记者 王莉)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