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亚洲论坛|记者手记:在博鳌亚洲论坛感受世界对中国的期待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要闻>

博鳌亚洲论坛|记者手记:在博鳌亚洲论坛感受世界对中国的期待

2025-03-28 09:25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海南博鳌3月27日电 记者手记:在博鳌亚洲论坛感受世界对中国的期待

新华社记者唐诗凝、夏天

碧波银滩,椰风暖人,又一个美好的春天。中国海南,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如约而至。这场围绕巨变、应变、求变的思想聚会,吸引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0名与会代表前来。

跨越山海而来的新朋老友,有高级政府官员,有国际机构负责人,有知名专家学者,也有跨国企业高管。

“博鳌亚洲论坛让各国领导者、思想者和决策者能够走到一起,共同商讨如何建设更美好的未来。”印尼基础设施与区域发展统筹部长阿古斯的一席话,道出了许多与会嘉宾的心声。

这是3月25日拍摄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外景。新华社记者 杨冠宇 摄

今年论坛年会的主题是“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碎片化加剧,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巨变之下,如何应变?何以求变?

本届论坛年会的议题设置,聚焦当下全球和区域发展突出挑战。AI如何做到应用与治理的平衡推进?在世界大变局中如何重建信任?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何去何从?……各方嘉宾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变,往往蕴含着不稳定、不确定。许多嘉宾表示,必须为这个世界寻找确定性。中国,就是稳定性的重要来源。

“中国经济体制的一大核心优势在于稳定性。”长期观察中国发展的挪威商学院战略学教授卡尔·费直言,中国政策的可预期性为世界注入更多信心。

一个场景颇有意思。3月25日下午,论坛年会首场高端对话聚焦“中国改革与经济前瞻”,前来听会的人们挤满了房间。

台上,三位中方发言嘉宾深入阐述。台下,差不多一半是外国听众,不少人全程站着,专注聆听。大家都想知道,中国改革要往哪里走,中国经济要从何处发力。

3月25日,与会嘉宾在“高端对话:中国改革与经济前瞻”活动上。新华社记者 刘红霞 摄

中国两会闭幕后不久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是外界希望了解中国发展方向和政策举措的重要平台。美国经济学家杰弗里·萨克斯说,中国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走上促进世界发展的道路,读懂中国才能更好发掘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与会外方嘉宾在中国已经待了好些天。一些跨国企业高管从前几天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转场而来,还有一些人则是到中国多个城市走企业、进工厂、访院校后,再来到博鳌。

英国阿斯利康全球首席执行官苏博科说,深耕中国市场30多年,阿斯利康见证中国在生命医学领域不断取得发展,“我们相信,中国创新可以帮助全球数亿患者”。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卜杜拉哈曼·阿尔-法季表示,实现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创新与合作两个主要因素,“而在中国,我们找到了完美的结合,看到了广阔的机遇”。

中国依然磁力满满,这是很多外企高管的共同感受,中国行也让大家更加坚定了投资中国、深耕中国的信心。

时代的浪潮始终奔涌向前。一个开放大门越开越大的中国,将为变乱交织的世界不断注入正能量,持续成为兴业展业的热土、合作共赢的舞台。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