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智慧 共创未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前瞻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要闻>

凝聚智慧 共创未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前瞻

2025-03-25 09:17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海口3月24日电 题:凝聚智慧 共创未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前瞻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周正平、刘邓、宋佳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将于3月25日至28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今年年会以“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为主题,围绕“把握大势”“促进增长”“塑造未来”“发掘动力”四大方向设置议题,涵盖40多场系列活动。

当今世界正经历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如何在变局之中开创新局?今年博鳌亚洲论坛将为亚洲和世界发展凝聚智慧、探寻良策。

把握大势:在世界大变局中重建信任,促进合作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及其所代表的多边主义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地区冲突升温,经济全球化遭遇阻力,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等全球性问题突出。

面对日益碎片化的世界,如何加强国际社会的团结合作,重振多边体系,形成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合力?

今年年会设置“高端对话:在世界大变局中重建信任”“多边主义的未来”“构建开放世界经济:挑战与出路”“全球南方:共同迈向现代化”等多场活动,围绕如何加强联合国未来峰会之后的全球治理,如何加强文明对话、促进理解信任,如何营造和平发展环境、维护共同经济安全等进行探讨。

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3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摄

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表示,国际大环境仍将充满挑战和不确定性,但全球南方卓然壮大的大势不会变,亚洲国家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的方向不会变,中国推动改革开放的决心不会变。

在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看来,国际社会正面临方向危机、信任危机、治理危机。年会期间探讨的一系列议题,旨在弘扬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增进信任,促进合作,把握好正确方向。

促进增长:推动全球化再平衡,实现包容性发展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面临诸多不稳定因素,如何营造有利外部环境、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

今年年会将举办“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化:路径与行动”圆桌会和“释放区域自贸安排的更大潜力”“重振APEC:共迎挑战,共享机遇”“跨境电商合作:互惠共赢的贸易新动能”等分论坛,提出应对当前挑战的思路举措,为经济全球化挖掘新动能。

张军表示,中国和东盟等亚洲经济体表现出较强韧性,在经济增长、贸易、创新、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方面将继续走在前列,为经济全球化作出新贡献。

周小川认为,面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稳步推进,区域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跨境电商“跑”出新速度,亚洲各国正携手推动重构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多年来,博鳌亚洲论坛已成为国际社会观察、了解中国经济政策走向和改革开放动向的重要窗口,也是商界人士发现商机、寻求合作的重要平台。在今年的“高端对话:中国改革与经济前瞻”活动上,与会嘉宾将共同关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海南博鳌大乐大桥上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主题宣传牌(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超过30%。联合国前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分析说,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助于中国经济走上高质量、稳健和可持续增长的轨道,也有利于亚洲和整个世界发展。

塑造未来:加快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更好应对全球性挑战

根据联合国2024年发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仅有17%的目标进展顺利,超过三分之一的目标处于停滞或倒退状态。

距离2030年还有不到五年时间,如何制定涵盖不同层面且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确保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如期实现?

聚焦加快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今年年会设置的相关议题尤为密集。与会嘉宾将在“在世界转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与方案”“携手促进亚洲能源转型”“加快构建新能源体系,共创世界绿色未来”等多场活动上,深入探讨相关问题,并总结分享成功经验。

这是3月21日拍摄的琼海博鳌南强村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相关专家认为,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重大现实威胁,亚洲国家通过加快科技研发与部署、加大公共与私人部门资金投入等政策举措,务实推进绿色发展。

多位专家表示,在利用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以及通过碳定价、碳市场等激励约束机制促进碳减排上,亚洲可以为世界带来很多创新的机制和工具,应加强国际合作。

低收入国家和冲突地区医疗资源匮乏,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今年的“人人享有健康的共同未来”圆桌会和“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金改革”分论坛,将针对健康鸿沟和不平等问题探寻答案,提出更多对策办法。

发掘动力:加强人工智能应用与治理,推动创新发展

当前,全球人工智能技术进入爆发式发展阶段,大模型等技术正快速迭代并应用到各行各业;在创造更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以AI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也带来很多风险挑战。

如何全面和科学地评估人工智能给人类带来的潜在影响和风险?如何平衡推进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治理?如何避免形成新的数字鸿沟?

今年年会继续关注全球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围绕世界科技发展前沿面临的问题设置相关议题。

这是3月21日拍摄的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企业拥抱人工智能是大势所趋。今年年会专门设置面向企业的“在AI应用中塑造核心竞争力”和“大变局下企业的应对之道”等议题,为企业界应对世界变局、把握创新方向提供思路和建议。

“AI:如何做到应用与治理的平衡推进?”“加强数字能力建设,跨越数字鸿沟”等分论坛既聚焦推动加强科技应用与治理,实现创新发展,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也探讨如何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让科技成果惠及各国民众。

张军表示,全球范围内的技术封锁和“脱钩”行为,与当前谋求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国际社会共识背道而驰。博鳌亚洲论坛将始终坚持多边主义和区域合作的理念,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对话与合作,为全球科技创新营造开放、包容、公平、非歧视的良性生态和环境。

[ 责编:袁晴 ]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