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 合作共赢(权威发布)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要闻>

向“新”而行 合作共赢(权威发布)

2025-03-21 09:2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经国务院批准,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将于3月27日至31日在北京举办。3月20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本届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设置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等5大板块、128场活动,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千名演讲嘉宾将齐聚一堂,共议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示。

面向科技前沿,人工智能含量十足

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

突出科技前沿是本届论坛年会的特点之一,其中人工智能是一大看点。科技部副部长林新介绍,本届论坛年会将围绕AI大模型、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医药、6G、脑机接口等前沿领域,举办多场专业论坛和重大成果发布活动,深入探讨前沿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

“我们围绕具身智能、量子科技等前沿热点领域,设置10场品牌论坛和50场创新论坛,包括首次举办的开放科学国际论坛等20场论坛。”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靳伟介绍,本届论坛年会还将继续推出人工智能主题日,举办未来人工智能先锋论坛等活动,打造前沿科技的“风向标”。

论坛年会举办的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总决赛上,人工智能也扮演重要角色。据介绍,今年人工智能类参赛项目812项,占比达到1/4,脑机接口、基因治疗、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高水平创业项目。

今年,科技部和有关部门共主办平行论坛20余场。值得一提的是,科技部在以往论坛基础上新增了4场平行论坛,其中一场就是AI for Science青年论坛。

在人工智能新技术运用方面,主办方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中关村论坛智能体”,应用AI同传系统,利用声纹识别和语音拟合技术,实现演讲者用母语演讲原声进行同传翻译,相当于一个人用多种语言演讲。在年会成果的发布片、暖场片等视频制作过程中,也广泛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很多视频都实现了人工智能原创。

靳伟表示,本届论坛年会期间,近百台机器人将成为嘉宾的智能助手,带来全新参会体验。“我们将深度融合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前沿科技,为大家呈现一场创新味更浓的科技盛宴。”

促进成果共享,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

林新介绍,本届论坛年会将通过技术交易大会、前沿科技大赛、重大科技成果发布等活动,搭建政产学研用金合作平台,促进重大科技成果对接和产业化,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

据介绍,今年将举办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大会等10余场技术交易活动,来自34个国家的30多家专业技术转移机构、120多所高校院所、200多家创投机构、2000多家创新企业共同参与,进一步促进创新要素供需对接。

平行论坛及配套活动也主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热点话题进行安排和设计。比如,企业发现和发明论坛邀请了领军企业以及中小企业的负责人,探讨如何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大中小企业的协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邀请了京津冀三地政府部门、科技园区、领军企业等代表来探讨对接合作,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突出开放合作,为创新交流合作搭建平台

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一如既往突出开放合作。既有政府间科技合作对话,又广泛邀请国际科技组织及全球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等参与,链接全球创新智慧、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靳伟介绍,平行论坛突出开源开放,将集中发布RISC-V、人形机器人、长安链、整车操作系统等一批开源项目,为创新交流合作搭建平台。

此外,论坛年会还将设置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发展论坛、留学人员创新创业论坛、科技女性创新论坛等,专门为相关科学家群体创造交流合作机会,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开幕式上还将发布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也将首次在论坛上发布。

林新说:“中关村论坛也是一个面向全球科技创新合作交流的国家级平台,我们将进一步发挥好这个论坛的平台和枢纽作用,为促进全方位国际科技合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