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行时丨很古朴也很时尚,总书记点赞的那些中国锦绣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要闻>

学习进行时丨很古朴也很时尚,总书记点赞的那些中国锦绣

2025-03-20 09:01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17日下午来到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观看侗族大歌表演,察看村寨风貌和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深入侗乡织、染、绣特色产业基地,同乡亲们亲切交流。总书记说,吊脚楼、古寨、非遗乐器、侗族大歌、蜡染工艺,这些民族的特色,很古朴也很时尚。

这是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侗族文化展示中心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传统织绣技艺点赞。

【1】

苏绣温婉细腻,一针一线,一沉一浮,绣造出两千多年的悠长岁月,展示着江南水乡的柔美风情,诠释着中华文化的典雅韵味。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更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

202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考察,步行察看古街风貌,观看苏绣制作。

看着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心静如水地飞针走线,听闻四代人传承的故事,总书记十分感慨:“中华文化的传承力有多强,通过这个苏绣就可以看出来。像这样的功夫,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韧性、耐心和定力,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2】

“九仙织女下凡间,开创黎锦三千年。”黎族儿女手中的黎锦纺、染、织、绣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黎锦,以其古朴的图案与斑斓色彩,彰显着黎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调研时,遇到了一个7岁的男孩。他很小时就跟着奶奶学织锦,长大后的梦想是“想跟奶奶一样”。总书记说:“很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民族的手艺活,既传统又时尚。”

习近平总书记沿长廊察看黎族特色农产品和黎锦、藤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总书记亲切地对大家说,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强做大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

【3】

藏毯是传统手工织造品,经过三千多年的传承,这项古老技艺不断创新发展,已经成为青海特色产业的一张名片。位于西宁的加牙村是著名的藏毯专业村。2006年,加牙藏族织毯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考察调研。在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块块不同规格、不同颜色的藏毯挂满展示墙。

“真是琳琅满目。”习近平总书记饶有兴致走近察看,不时用手触摸感受藏毯的质地。

看到加牙藏毯非遗传承人正手把手给身边的徒弟教学,总书记停下脚步,勉励他:“你这个手艺很珍贵、很有意义,一定要传承弘扬好。”

【4】

苗绣,被称为“彩线绣成的无字史诗,穿在身上的民族图腾”,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飞针走线五彩缤纷,制作手法千变万化,刺绣图纹寓意丰富,诉说着苗族古老的历史,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注入了独特魅力。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

“这是手工做的吗?价格多少?销路怎么样?”扶贫车间里,精美的苗族传统服饰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

“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5】

潮绣始于唐代,属我国四大名绣中的粤绣门派,以绣艺精美细致、构图均衡饱满著称,色彩亮丽又具立体感。2006年,潮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0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总书记在同非遗项目传承人亲切交流时连连称赞,“这个要耗费不少心力和时间吧!”“潮州人不愧是做工夫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培养传承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以丝线为笔触,以绣布为画卷,经纬交织之处勾勒出天地万象。习近平总书记曾赞叹:“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

一方方锦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推动了乡村振兴。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各族人民用一针一线,绣出了美好生活,也将织就更加美好的锦绣中国。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