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金”的智商税别再交了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要闻>

“土生金”的智商税别再交了

2025-03-19 09:23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土生金”“银行土发财”“代请银行土”……近期,一种名为“银行土”的商品在电商平台上被大量售卖。所谓“银行土”,就是从银行门口、附近绿化带或者银行大堂发财树花盆里取的泥土。目前,被媒体曝光后,各大电商平台已迅速下架了相关“银行土”商品。

“银行土”现象并非孤立事件。从转运手机壳到化太岁锦囊再到星座运势预测,一些商家通过“商品—财富”的符号嫁接,将普通物品包装成连接财富运势的媒介,利用消费者财富焦虑牟利。对消费者而言,他们实际上是在进行情绪消费,买的是心理安慰和压力缓解。

一个敢卖、一个愿买,有问题吗?有。首先就是虚假宣传。

“银行土”与普通泥土毫无区别,既没有所谓的“财气分子”,也不可能有“改变磁场”的作用。何况一些商家售卖的所谓“银行土”,很可能并不来自银行或银行周围,而是路边随手挖的普通泥土。“银行土”的相关宣传和售卖已经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构成虚假宣传和消费欺诈。此外,一些商家以摆放“银行土”为由,还要求买家提供房屋格局、大门朝向等信息,这也会增加个人信息泄露风险。

“银行土”乱象同时反映出情绪消费市场快速发展,而监管机制却相对滞后。

作为一种新兴消费业态,情绪消费本质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因其虚拟性和心理补偿性使得监管难度加大。监管机构需要加强对情绪消费市场的监督,明确合法与非法的边界,分清合理宣传和虚假宣传,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商家应加强自律,不以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

电商平台作为“银行土”销售的主渠道,应严格审核,对涉及虚假宣传和诱导消费者的行为,及时依据平台规则采取限流、封禁账号等措施,制止不良商家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如果因平台监管不力造成不良影响,也应要求平台与商家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对消费者来说,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压力,通过一些特定的形式来寻求安慰和释放焦虑,可以理解。但也要增强辨别能力,避免盲目跟风而掉入消费陷阱。否则焦虑没有缓解,反而上当受骗、损失更多。

网友评论说得好:如果“银行土”真能生财,那么最先发财的应该是每天守着“银行土”的员工,而不是卖土的网店和挖土的博主。真正能让人发财的绝不是什么“银行土”,而是那一双双沾满泥土、努力奋斗的双手。(夏先清 周雨微)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