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要闻>

中国东盟携手打造增长“数字引擎”

2025-03-13 09:2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等数字合作新项目加快落地——

中国东盟携手打造增长“数字引擎”

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广西代表团提交《关于支持广西设立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的建议》。在人工智能时代,广西发挥独特优势,加强与东盟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今年2月,广西与老挝签约共建中国—老挝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这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签订的首个人工智能合作创新平台。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数字领域的双多边合作蓬勃发展,各方共享“数字红利”,携手打造“数字未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新动能。

共建数字生态

“目前,中国与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等多个东盟国家签署了关于加强数字经济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凭祥市,中国首个跨境智慧口岸中越友谊关—友谊智慧口岸项目日前进入调试尾声。该口岸正式投用后,将基于卫星导航和5G技术,利用无人驾驶运输车和自动化吊装设备,配置智能检查系统,借助智慧指挥调度平台,实现24小时不间断无人化智能化通关。作为中国通往东盟国家最大的陆路口岸,友谊关口岸插上“数字”翅膀,将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有效服务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展。

科技感“拉满”的友谊关口岸,是中国东盟以“数字引擎”赋能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如今,数字合作已经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双多边合作中的一大亮点。

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建设中越、中老和中缅等跨境陆地光缆系统,与十余个东盟运营企业实现网络互联。多家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东盟地区数字基础建设,与泰国推动5G数字基础设施发展,与印尼开展国家网络专项,在马来西亚建设国家数据中心,与菲律宾合作推进光纤到户,加快了东盟国家的数字普遍服务进程。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与东盟跨境电商交易额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成为双方贸易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同时,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移动支付越来越普及。2024年,马来西亚PayNet宣布与微信支付达成合作,使得200多万家马来西亚商铺支持微信支付。

目前,中国与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柬埔寨等多个东盟国家签署了关于加强数字经济领域投资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也首次将数字经济专章纳入其中,为双方数字经济合作制定了规划。2024年10月,在第2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东盟关于推动建立可持续和包容性的数字生态合作联合声明》发布,明确了将共建数字生态作为下一阶段合作重点。

合作基础坚实

“中国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有技术、人才和经验优势,东盟国家有强烈的需求和广阔的市场,使得‘双向奔赴’不断加快。”

近年来,东盟多国纷纷加大资金投入、制定相关规划,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及数字经济发展。比如,印尼发布《2030年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提出大力发展数字金融和电子商务;越南发布2024—2025年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行动计划,提出2025年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20.5%;泰国政府力推“云优先”计划,旨在推动该国数字化转型,支持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建设。

谷歌、淡马锡和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24年东盟数字经济报告》显示,2024年,东盟国家数字经济商品交易总额预计为2630亿美元,同比增长15%。马来西亚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已经表示,力争在2025年内完成《东盟数字经济框架协议》(DEFA)的谈判,为区域数字技术一体化铺平道路,尽快将东盟打造成世界领先的数字经济体,并预计从DEFA生效之后到2030年,东盟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可提升至2万亿美元。

在此背景下,不少东盟国家期待与中国开展数字合作。泰国副总理兼数字经济和社会部部长巴瑟表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基础设施建设、5G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有利于赋能东盟数字化转型。

“中国东盟开展数字合作有坚实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一是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为各方开展发展战略对接及技术转移、技术合作奠定信任基础;二是有共同的发展需求。中国与东盟国家都属发展中国家,都希望通过数字技术及数字经济赋能,实现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三是地区一体化建设加速,中国—东盟“10+1”合作机制、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引领数字合作蓬勃开展;四是优势互补。中国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有技术、人才和经验优势,东盟国家有强烈的需求和广阔的市场,使得“双向奔赴”不断加快。

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数字领域市场巨大,扩大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将为东盟数字企业来华开展业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东盟数字领域市场潜力非凡,是中资数字企业出海的重要目的地。”

2025年开年,第五次中国—东盟数字部长会议、中国—东盟数字生态合作论坛、第二次中泰数字经济合作部级对话等一系列活动举办,中国东盟数字合作不断迸发新活力。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表示,东盟将继续深化与中国的合作,共同构建包容、可持续的数字生态,弥合数字鸿沟,推动创新、造福人民,为地区长期繁荣奠定坚实基础。

推动中国东盟数字合作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是关键。近年来,中企在东盟数字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阿里巴巴2023年与柬埔寨商务部签署全球贸易平台合作协议,为近百家柬埔寨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培训;中国援建的老挝邮电技术学院已投入使用,为老挝培养通信技术专业人才提供重要平台;华为与泰国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达成合作,计划到2025年培养10万名数字人才。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校长威勒特·普里瓦特表示,教育与技术的结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期待通过与华为的深度合作,为区域培养更多能够引领数字化转型的顶尖人才。

许利平指出,中国东盟科技合作起步早、务实性强。当前,双方科技合作的重点是包括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在内的新业态。随着未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实质性签署和落地,科技合作将成为双方多层次、多领域合作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抓手,为产供链的稳定与升级、为地区共同发展注入更多动能。在此背景下,各方共建数字生态将大有可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认为,中国东盟数字合作前景广阔。中国数字领域市场巨大,扩大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已启动增值电信业务扩大对外开放试点工作,将为东盟数字企业来华开展业务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东盟数字领域市场潜力非凡,拥有超过4.8亿活跃互联网用户,其中80%是数字消费者,是中资数字企业出海的重要目的地。(记者 李嘉宝)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