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应对“缺勤”成风,日本兴起自由学堂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国际新闻>

日媒:应对“缺勤”成风,日本兴起自由学堂

2025-03-13 09:05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日本《读卖新闻》11日报道称,日本岛根县教育委员会决定,自2026年度起,不再要求长期缺勤的学生在公立高中入学选拔环节提交个人调查报告书,校方录取与否仅依据考试和面试结果判定。据报道,这一政策适用对象为:因“不登校”等原因,在某一学年缺勤30天以上的学生,以及缺勤不足30天,但在自由学堂学习的学生。教育委员会规定,在日本升高中的学生不仅要参加考试和面试,还要提交一份包含中学期间在校综合表现的个人调查报告书。不少有“不登校”经历的学生因担心报告书中的缺勤记录不利于最终选拔,直接放弃升学考试。

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定义,“不登校”指由于心理、身体或社会因素,不去上学或者无法上学,一年缺勤30天以上的行为(疾病和经济原因不包括在内)。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去年,全国“不登校”的中小学生人数达34.6万,创下历史新高。据日媒报道,一项针对10万人的调查显示,学生“不登校” 原因中,“无力和不安” 占比超一半,位居首位;其次是“生活不规律和青春期反叛”以及“亲子关系问题”。而公众认为可能较严重的“学业问题”占比仅3%,“校园霸凌”占比不到0.3%。

《产经新闻》报道称,为改善这一现状,日本政府一面普及 “无需勉强去学校” 的观点,一面增加帮助学生过渡、逐渐回归教室的自由学堂。一般来说,学校会将空置教室作为“校内教育支持中心”,“不登校”的学生可在这里学习或者做感兴趣的事情,且不受时间限制。有数据显示,去年7月日本公立中小学设有自由学堂的比例达46.1%。对于内心渴望重返校园,但无法克服心理或身体等因素的学生,也有社会机构进行引导。

然而,《环球时报》特约记者观察到,在“不去学校也没关系”这种宽松理念下,日本“不登校”人数非但没有减少,反而逐年攀升。为此,许多家长抱怨道:“孩子不上学似乎完全变成了家庭的问题,学校过于松散的管理制度其实是逃避责任的表现。”

【责任编辑:刘梦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