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签“朋友圈”要扩容 中国邀你“打卡中国”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要闻>

免签“朋友圈”要扩容 中国邀你“打卡中国”

2025-03-12 09: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谢艺观)入境旅游,火上了全国两会。

“入境旅游持续升温”,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推动扩大入境消费”列入工作任务。

“免签‘朋友圈’有望进一步扩容,‘打卡中国’将继续成为国际新风尚。”外交部长王毅的一番话,给入境游再添一把火。

资料图:北京什刹海地区,外国游客在胡同内参观游览。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入境游热潮涌动

自2023年年末起,中国扩大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适用范围,已对38个国家单方面免签,对54个国家过境免签延长至240小时。同时推出支付便利化等配套措施。

入境门槛进一步放宽,带热入境旅游市场。2024年,通过免签入境外国人2012万人次,增长112.3%。“China Travel”在社交媒体持续走红。

全国政协委员、春秋航空董事长王煜向中新网记者表示,入境游持续火热激活了消费与产业升级双重效应,带动交通、住宿、餐饮、零售等相关上下游行业增长。

去年底,“周五下班去中国”一度成为新潮流。吃着火锅、羊肉串、生煎包,逛着新天地、外滩、豫园、田子坊,韩国年轻人在花钱方面的不含糊,让网友表示,“沪币终于等来了最懂它的人”。

首个“非遗版”春节长假,中国入境游客同比增长150%,创历史新高。同期,银联、网联处理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交易笔数较去年春节假期增长124.54%。多元化消费场景显著带动入境消费增长,激发经济活力。

资料图:青海西宁,外国游客在大新街夜市品尝青海特色酸奶。 中新社记者 马铭言 摄

流量如何变留量?

部分代表委员表示,让“世界流量”转化为“真金白银”的留量,还需从大处着眼,于小处落笔。

“大”即优化免签政策,扩大免签“朋友圈”。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适当延长免签时间”等多项优化入境旅游政策措施。

“小”即想游客所想,做好产品服务绣花功。

王煜调研发现,国内一些旅游服务、快递平台不支持使用护照和外国人名,造成线上预订国内段机票和快递服务不方便;部分地方缺乏外语标识或翻译有误,难以快速找到相关设施位置,导致外国游客行程受阻等。

为此,他建议,持续改善入境游客手机支付、境内机票线上预订、路牌外语翻译等服务,提升入境游便利化水平。

考虑到城市是入境旅游重要口岸和承载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最好的旅游推广是人的微笑,建议推出一批入境旅游首站城市和散客友好型城市,建立让游客“如在家般自如”的公共服务体系。

“提升离境退税便利度,加快推广‘即买即退’措施”“升级外国游客港澳和内地签证互通便利性”……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于入境游的建议还有很多。

“门打开了,游客进来了,消费支付也便利了,那么游客到底要消费什么?要体验什么?消费的项目场景该怎么样更加现代化,更有品质?”

戴斌表示,新需求引领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旅游业正迈向繁荣新阶段,只有让游客来得方便、玩得舒心,才能让他们常来常往,有效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