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米价暴涨怪中国?日媒:经不起推敲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国际新闻>

日本米价暴涨怪中国?日媒:经不起推敲

2025-02-28 13:48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日本广播协会(NHK)26日报道,日本米价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持续上涨,本月价格比去年同期暴涨90%。就在不少民众和专家对这一问题进行反思之际,中日两国的网民发现,有日本媒体试图把国内许多商品的价格波动怪在中国头上,“甩锅”的角度甚至还自相矛盾。

2月16日,全日本新闻网(ANN)在节目中援引采访对象的“爆料”称,日本米价是“被中国人炒高的”。然而,这家媒体给出的所谓“证据”,是一名目击者自称在横滨中华街看到一名疑似中国人的女子购买大米,并表示“有多少就买多少”。尽管日媒并没有确认该女子的真实身份以及所购大米的最终去向,但由于这番“带风向”,导致一些人在评论区责怪“中国人让日本人买不起大米”。

不过,这种说法很快就被其他日媒和网民驳斥了。据日本《周刊文春》等媒体报道,日本米价暴涨的主要原因是大米产区在去年夏季出现极端高温。此外,日本政府为了保护农业协会的利益,迟迟不将储备粮投入市场使得问题进一步恶化。

日本IT media新闻网26日发布的一篇文章反思称,把日本社会问题“甩锅中国”成了某些媒体的惯用手段,比如全日本新闻网有关米价上涨的叙述,完全经不起推敲。还有日本网民援引此前报道指出,美国洛杉矶亚洲超市内出售的日本产大米,在算上运输、税费等成本后,售价仍比日本本土便宜。这中间的差价,要怎么用“大米被外国人买走”来解释呢?

中日两国网民还发现,除了大米价格外,一段时间来,日本媒体“甩锅”中国的相关商品还包括咖啡、鱼、牛肉、胡椒以及可可和日本威士忌,角度各不相同甚至自相矛盾。

比如,在怪中国人“抢购日本大米”的同时,《日本经济新闻》2月18日一档节目则为“日本威士忌滞销,价格下跌”苦恼。该媒体称,此前中国大量购买日本威士忌,让大量商家加大了对这种商品的生产和采购,可中国顾客的消费热情下降,让囤积了许多威士忌的商家措手不及,酒水价格不断下跌。

而去年5月,《日本经济新闻》发布题为“咖啡价格暴涨,是因为中国人爱吃榴莲”的报道称,由于近年中国对榴莲的需求不断上升,东南亚多国农民选择将土地用于种植榴莲,而不再种植日本曾大量采购的咖啡豆,导致日本人喝咖啡的成本大幅上升。这种“万事联系中国”的叙事逻辑忽视了现代经济体系的复杂性,而且容易制造矛盾,不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梁由之)

【责任编辑:刘梦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