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竞赛,欧洲为什么暂时“落后”?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国际新闻>

AI竞赛,欧洲为什么暂时“落后”?

2025-02-13 09:46

来源:环球时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法国总统马克龙近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专访时表示,欧洲没有加入今天的全球人工智能(AI)竞赛。“我们落后了。”马克龙直言,“我们需要一个人工智能议程,因为我们必须弥合与美国和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差距”。当今全球AI竞赛愈演愈烈,不乏科技强国的欧洲为何在该领域被冠上“落后者”之名?欧洲在AI领域的落后又从何开始,因何而起?《环球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他们普遍认为,欧洲在AI领域竞争力不足,是其在互联网领域落后的“阴影延续”。而政府的过度监管、AI投资不足、人才培养水平不够,综合导致了欧洲在AI竞赛时处于下风。

三方面原因导致竞争力不足

马克龙在接受美媒采访时特别提到,筹融资将是欧洲发展AI的关键,尤其是吸引来自美国和海湾阿拉伯国家的资金。马克龙表示,这是欧洲“必须做得更好”的地方。他认为,欧洲必须保护生产商免受美国和中国竞争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要放松对投资的监管,以阻止欧洲投资“流失”到美国。

世界经济论坛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在2015年至2022年期间,欧洲大型企业每年的投资额为7000亿欧元,比美国同行少,尤其是在技术领域,因为欧洲公司的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落后美国4个百分点。在被认为对全球经济未来至关重要的14项技术中,欧洲目前仅在4项技术上与美国和中国展开了有效竞争。

互联网、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需要丰富的初创资金,欧盟也意识到自身严格的监管和高度政治化的政策风向,导致资本对AI产业投资的兴趣下降。中国电信集团首席科学家、美国贝尔实验室院士毕奇12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针对互联网和AI产业的初创资金丰富,而中国初创资金相对有限,但由于发展速度快,市场潜力大,前期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就已获得了大量外国资金的涌入,整条产业链受益匪浅。相较之下,“欧洲在早期互联网发展就缺乏投资,误了班车。因此,在后期AI发展上,先天不足。要迎头赶上,任重道远。”

而在监管方面,欧盟常被认为是全球科技监管最严格的地方,对AI亦是如此。“欧洲过于注重人工智能的监管,而不是促进创新。”正如马克龙警告的那样,“我们正在把自己监管出市场”。“AI需要有较宽松的发展环境,而欧洲政府恰恰在监管方面太强势。”毕奇认为,互联网的发展需要弱化监管,比如大模型需要的海量数据,对版权、隐私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冲击。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研究员梁怀新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说,一些欧洲国家政府已成为“产业界和科学界深度耦合的障碍”。他表示,欧洲对AI的“过度监管”,初衷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欧盟在人工智能、绿色环保等领域的“政治正确”通病,另一方面也有抵御原本就更有优势的美国人工智能占据欧盟市场,避免欧盟成为“数字殖民地”的考虑,但结果是欧盟与其他方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此外,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国的AI发展水平和潜力。在人工智能肇始之际,欧盟的AI科技人才培养水平落后于美国,但比中国有一定的优势。“而到了今天,欧洲本土的AI人才培养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活力不足,严谨的监管和投资政策也导致其对外部AI人才吸引能力严重缺乏。可以说,在人工智能产业方面,欧盟一开始的基本思路就导致了其今天的窘态。”梁怀新称。毕奇也表示,欧洲并不缺人才,但人才没有发展的环境,难以形成所需的高端人才密度,“因此,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没有人才可以发展的环境。”

《福布斯》杂志认为,欧洲在人工智能方面拥有相当丰富的知识,其人工智能出版物的数量与美国不相上下。“然而,这些知识并没有有效地转化为人工智能应用。对欧洲而言,培训将是关键。”除了投资不足、过度监管、人才培养乏力之外,德国默克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葛丽鹤此前表示,如何提升欧洲竞争力等问题早已有之。部分问题源于过度监管,但这并非唯一原因。比如欧洲AI等技术上的落后与市场碎片化也有一定关系。

向前可追溯至互联网发展时代

“欧洲在AI方面的落后可追溯到互联网的发展时代。”毕奇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从中美在AI的发展来看,AI的硬件主力是芯片公司,而软件科研主力及资源大都来自互联网公司。美国AI的软件是基于谷歌、Meta等公司的研发。OpenAI等初创公司也是根据美国互联网公司的科研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由此来看,欧洲在互联网方面就已经落后了。

梁怀新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称,在上一轮互联网浪潮中就落后于美国的欧盟,更是在号称“人工智能元年”的2016年出台《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此后又进行了更为细密的AI监管规制,这直接导致欧盟在通用人工智能方面的劣势。

那么,欧洲现当下怎么做才能在AI领域培养竞争力?《福布斯》杂志10日在报道中提出这一问题。就在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开幕前夕,马克龙宣布,将吸引1090亿欧元的私人投资,用于推动法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马克龙认为,法国完全有能力引领欧洲的人工智能发展,部分原因是法国约70%的电力来自核能,使其能够在不危及气候变化目标的情况下支持耗电的数据中心运行。

同样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德国最近也迎来新消息,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即将于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设立其首家德国办事处,有报道认为,这凸显了德国在这一领域的重要地位。但德国复兴信贷银行去年7月曾发布一篇分析报告称,在开发人工智能实际应用的竞赛中,德国落后于美国和中国,而且差距还在扩大。德国目前进口的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远远多于出口。这使得德国越来越依赖国外技术——从而损害了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

德国数字化和交通部部长维辛认为,德国在人工智能发展方面具有良好的竞争条件,但融资方面还有待改善,必须让投资者更容易地为企业的上市提供风险资本。此外,新产品和新企业不应受到过多监管的阻碍。

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AI人才是“法国2030”投资计划的优先事项。马克龙表示,法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培训年轻人的数量将从现在的4万人增至10万人。德国则在2018年就发布了《联邦政府人工智能战略》,2020年进一步更新战略,强化学术型和职业型人才培养。2022年,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又计划出资2400万欧元,支持AI人才学习。

除法国、德国正在多方位调整AI发展策略外,欧盟也已意识到“过度监管”带来的问题。欧盟委员会负责技术主权等事务的执行副主席汉娜·维尔库宁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我们有太多重叠的监管,我们将减少繁文缛节和行业的行政负担。”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11日在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宣布“投资人工智能”倡议,旨在调动2000亿欧元投资,以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也许现在更大的风险是再次错过机会”

近日,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凭借其低成本、高效能的模式引发大量关注。美联社称,其功能足以匹敌ChatGPT等西方技术,也因此被美国科技界评价为“敲响警钟”,但对于欧洲来说,却是希望的象征。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称,在欧洲,这是一个可喜的信号,表明欧洲的AI产业在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终于有了对抗美国冲击的胜算。

报道称,一些人认为DeepSeek的崛起表明,即使欧洲缺乏能够投入算力的大量资金,也不一定会阻碍其在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前进。法国米斯特拉尔(Mistral)、德国Aleph Alpha等欧洲公司也可能在全球AI竞赛中占有一席之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米斯特拉尔是欧洲实现与美国AI重量级公司抗衡的最大希望。这家成立于2023年的法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由谷歌旗下DeepMind和Meta等科技巨头的研究人员创立,成立后发布了一系列开源AI模型。米斯特拉尔声称其技术能够在更少的算力下达到与美国OpenAI相当的效率。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亚瑟·门施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DeepSeek让他看到该公司及欧洲技术通往成功的跳板。

数字经济学者刘兴亮12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米斯特拉尔的崛起表明,欧洲在AI领域仍然有潜力,即便在算力和资金投入方面与美国和中国等国存在差距。其推出的Le Chat在法国的成功显示了欧洲市场对本土AI技术的需求和认可,可能会带动更多类似的创新和投资。特别是米斯特拉尔宣布在巴黎南部建设数据中心,这代表了其对本地算力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可能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欧洲AI产业的发展。 刘兴亮认为,如果米斯特拉尔能够继续扩展其技术优势,吸引更多投资,并在全球市场上与其他AI巨头竞争,它有望成为欧洲AI发展的关键力量。同时,欧洲政府对技术自主性和数据隐私的重视,也可能为其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不过,能否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和中国的AI企业抗衡,还需要看米斯特拉尔在技术创新、人才吸引、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持续努力。

对于法国初创企业的表现以及法国此次推动AI发展的举措,“至少在欧洲,我们开始看到领导者的出现,这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人工智能视频公司Synthesia的首席执行官表示。美国CNBC网站12日报道称,尽管欧洲“监管过于严格”的形象尚未完全改变,但科技行业的一些人认为欧洲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不过,参加人工智能行动峰会的OpenAI全球政策副总裁克里斯·勒汉表示,“你可以感觉到,几乎已经走上了一个岔路口,欧盟层面正在考虑一种相当重要、更严格的监管方法。”但他也表示,欧洲国家,如法国、德国、英国,它们可能希望朝着一个真正想要拥抱创新的不同方向发展。勒汉进一步说:“我认为,在这次会议上,你会开始看到一种不同的定义或考虑,也许对欧洲来说现在更大的风险是再次错过机会。”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 任筱楠 环球时报驻法国特派记者 于超凡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责任编辑:刘梦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