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院科研团队实现超宽带太赫兹偏振态的高精度动态调控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本网独家>

空天院科研团队实现超宽带太赫兹偏振态的高精度动态调控

2025-01-22 09:47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究员陈学权、方广有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创新技术实现超宽带太赫兹偏振态的高精度动态调控。该项成果已发表于学术期刊《光学(Optica)》。这一关键技术的突破有助于推动太赫兹在新一代无线通信、文物无损检测、生物微量传感等方向的重要应用,在电子信息、文化遗产到生命健康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

太赫兹(THz)波在电磁波谱中位于微波与红外之间,相关技术在过去二十年中受到大量关注并快速发展。太赫兹独特物理特性促使其在许多学科中获得广泛应用。例如,太赫兹波的大带宽是未来6G高速无线通信的基础;太赫兹波能穿透并以优异的横、纵向分辨率解析许多光学不透明材料,使其成为继X光和超声之后的另一种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在制造业、制药业和考古学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太赫兹波对水氢键网络弛豫、分子振动和载流子浓度的高灵敏度,使之成为生物医学、化学和物理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上述大多数应用中,太赫兹波的偏振态是一个关键控制参数。偏振描述的是电场振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陈学权比喻道:“光波的电场振动如同艺术体操运动员手里的绳子,既可上下、左右摆动,也能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偏振调制器扮演着运动员的角色,制造出截然不同的运动轨迹。”然而,主动控制太赫兹波的偏振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这一现状主要由太赫兹波的两个天然特性引起。首先,太赫兹波的波长在百微米到毫米级别,比可见光大近三个数量级,常规材料难以实现高效的调控。其次,太赫兹波极大的带宽(0.1至10 THz)要求器件具有非常低色散的响应特性,对结构提出了很高要求。“这如同在体操中既要绳子做出大幅度的甩动,又要具备高达100倍的速度变化能力。”陈学权进一步解释道。

针对上述难题,研究团队通过调节偏振调制器的两个关键参数——金属镜-棱镜距离和液晶双折射率,在超宽范围内实现了太赫兹p偏振和s偏振光之间的大范围相位调控,具有极低的色差,并同时保持光的反射强度几乎不变。这意味着偏振的两个基本维度可以被灵活控制,进而输出任意的偏振态。

image.png

太赫兹多功能宽带偏振调制器。(a)为器件结构示意图,(b)为实验测得的四种偏振态输出。

相比已报道的其他太赫兹偏振调控器,该研究团队所研制的偏振调制器在多功能性、大工作带宽以及高控制精度上取得了显著性能突破,可为光谱检测提供先进的偏振解析能力,满足材料物理特性研究、生物制药品质监测等应用需求,也可作为下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部件,在高速通信中降低传输损耗、提高数据吞吐量。

上述成果由该研究团队联合南京大学教授吴敬波团队共同完成。



【责任编辑:王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