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要闻>

数智技术赋能南水北调工程

2024-12-24 09:33

来源:科技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原标题:数智技术赋能南水北调工程

从上古的大禹、春秋的孙叔敖,到宋代的苏轼、元代的郭守敬,再到新中国的无数水利人,自古以来人们治水以安邦,从泥浆中挖出了一个沟通南北、联通东西的水系网络。如今,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加持下,我国水网建设更加智能化。

近日,在第二届国家水网及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论坛“数字孪生与国家水网智能化发展”平行论坛上,水利部南水北调司副司长王勇表示,为加快推进水利智慧发展,水利部明确将数字孪生水利列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路径之一,系统构建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的数字孪生水利框架体系。

数字孪生南水北调初建成

我国南方水多、洪涝多发,北方水少、干旱频生。如果能从南方“借”一些多余的水给北方,有利于缓解北方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这是我国推进南水北调工程的初衷。

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大动脉,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沟通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流域,将构建起“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目前中线后续引江补汉工程进展顺利,东线后续工程、西线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抓紧推进。

今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汪安南在论坛上介绍,通水10年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向北方累计调水超76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85亿人。

这离不开数字孪生的保驾护航。王勇说,数字孪生南水北调已初步建成并投入运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以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1.0为例,通过多模态算据汇集、多业务专业模型协同、多芯融合算力平台建设等,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1.0实现了冰情预测预报模型和冰期输水业务应用。它能科学预测预报未来3天、5天、7天、10天、15天各渠段位置的水温、冰情,可以在水温、岸冰、流冰、冰盖达到临界值时及时预警,针对冰情生成相应预案。它还能优化调度方案,大幅提升中线工程冬季输水能力。

水利工程建设更智能高效

在部分水利工程建设中,建设隧道与地下工程是重要一环,而复杂地质条件往往会带来重大安全风险。数智技术有望实现对隧道不良地质灾害源的准确预报与灾害防控。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要想知道病灶在哪里,就得给病人拍X光片、拍CT。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给隧道“拍CT”成为可能。多年来,他带领团队给隧道“拍CT”,实现对突水突泥等灾害的预报和分析,为后续施工规划的调整和决策提供帮助。团队还研发出预报结果指引的施工智能决策系统,可实现超前地质预报数值模拟、隧道掘进数字孪生与智能决策等。

李术才以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智能掘进为例,介绍了团队在杭州市第二水源输水通道工程中开展的工程验证。通过应用智能决策系统,与相同地质条件下采用人工决策掘进的方法相比,掘进速度提升约10%,总成本降低约10%。

另一个案例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军平团队。他们研发的水网基础设施主动预警系统,提出水网全流域水利工程数字孪生体系构建路径,可实现对复杂水利设施高效精准掌控,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和重大自然灾害。

王军平告诉记者,未来人工智能如何与水利工程深度融合,还需要花大精力、下真功夫、用长时间去解答。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