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要闻>

盛世濠江写新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澳门发展纪实

2024-12-18 09:00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冬日暖阳下,金莲花广场游人如织,五星红旗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迎风飘扬,街头巷尾一派喜庆气象。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

在澳门金莲花广场拍摄的“盛世莲花”雕塑(2024年11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益亮 摄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于12月18日至20日赴澳门,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并视察澳门特别行政区。这个消息让澳门各界无比振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始终关心着澳门发展,始终牵挂着澳门同胞福祉,不断推进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引领澳门书写与祖国共进、与时代同行的精彩篇章。

“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

澳门旅游塔和横琴、珠海景色(2024年7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金加 摄)

耸立于南湾海滨的澳门旅游塔,是闻名中外的标志性建筑。从这里环眺,北面老市区、南边氹仔岛,印刻着澳门的过去;西见横琴高楼林立,东望港珠澳大桥蜿蜒向远,勾画出“莲花宝地”的现在和未来。

2009年初,同样在旅游塔顶。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考察澳门时所见的,是一座受困于发展空间的城市。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澳门经济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愈加凸显。

如何应对挑战、开创新局?

登高望远。在澳门考察期间,习近平强调,澳门经济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走适度多元发展之路。这为澳门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他还在会见澳门社会各界代表人士时宣布,中央政府已决定同意开发横琴,并将在开发过程中充分考虑澳门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需要。

横琴天沐琴台(2024年11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2012年12月,习近平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离京考察,来到广东,再次踏上横琴这块热土。他勉励横琴“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为粤港澳合作作出贡献”。2014年12月和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又两次到访横琴。他强调:“横琴有粤澳合作的先天优势,要加强政策扶持,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空间,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澳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指导下,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为粤澳合作开发横琴按下快进键。

曾经“蕉林绿野,农庄寥落”的横琴,如今高楼林立、生机盎然,成为澳门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近水楼台,担当起“一国两制”创新实践的活跃平台。截至2024年9月,合作区澳企总数已达6461家,澳门居民达16539人,数量保持快速增长。在这里,澳门单牌车随处可见。很多第一次来横琴的人感叹:“粤港澳深度协同发展已‘从梦想照进现实’。”

南海风起,百舸争流。

做好开发横琴这篇文章,是粤港澳大湾区蓬勃发展的闪亮缩影。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这项重大国家战略中,澳门被确定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与香港、广州、深圳并列成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这为澳门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不竭动力和广阔空间。

车辆在港珠澳大桥上行驶(2023年7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梁建华 摄)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香港时,港珠澳大桥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总书记同前来出席庆祝活动的时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崔世安会面时,关心地问道:“是坐船过来的吗?”崔世安回答:“是的,坐船要一个多小时。”习近平总书记说:“等港珠澳大桥修好了,可以缩短到半个小时了。”

2018年10月23日,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开通。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来,亲自宣布大桥开通。

旅客通过横琴口岸自助查验通道过关(2024年11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6年来,这座连接粤港澳三地的大桥车流客流不断,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贸新通道和物流大动脉。2024年,港珠澳大桥口岸、横琴口岸出入境人次总数双双突破2000万,创下历史新高。

今天,在世界夜景的卫星图上,从广州到深圳再到香港、澳门,是灯光最璀璨的区域之一。年轻的澳门特别行政区,在这幅壮丽画卷里熠熠生辉。

2018年11月12日,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我在福建、浙江、上海工作期间都亲自谋划和推动了大量内地同香港、澳门的合作项目。2007年到中央工作后,我分管港澳工作,全面了解这方面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很多港澳朋友。”

“对香港、澳门来说,‘一国两制’是最大的优势,国家改革开放是最大的舞台,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是新的重大机遇。”

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支持下,中央充分考虑澳门的地位作用,在谋划推进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时鼓励澳门主动参与、积极融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的有力托举下,澳门生动诠释了“只要路子对、政策好、身段灵、人心齐,桌子上也可以唱大戏”。

“由衷感谢习主席和中央对澳门各项事业发展的亲切关心和大力支持。”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说,回归祖国25年来,国家始终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的最坚强后盾,始终为澳门发展提供最大机遇。

今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强调要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

“这为澳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自身更好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今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任行政长官岑浩辉时说。

岑浩辉表示,习近平主席对澳门未来发展的重要指示,为我们继续推进“一国两制”伟大事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让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决心和底气,团结带领澳门社会各界接续奋斗。

潮涌海天阔,风劲好扬帆。

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综合体大楼(2024年12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金加 摄)

如今登上旅游塔顶,看见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设扎实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成效初显,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善于把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一系列政策支持带来的机遇,乘势而上,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和谆谆勉励,极大鼓舞了澳门各界干劲。

“中央始终关心澳门同胞的福祉、关心澳门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与澳门“相识已久”。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他数次踏上这片美丽的土地。“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是这座祥和之城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美好印象,让他念兹在兹、时刻挂怀。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庆典期间宣布,中央将启动明确澳门习惯水域管理范围的相关工作。一年后,中央政府颁布国务院令,决定将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域面积明确为85平方公里,相关陆界得以明晰,区域面积扩展数倍,由此开启向海而兴的历史新页。

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新一届特区政府提出4点希望:一是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提升特别行政区治理水平;二是坚持开拓创新,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是坚持包容共济,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中央高度重视澳门的繁荣稳定”“中央始终关心澳门同胞的福祉、关心澳门发展”“祖国始终是澳门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坚强后盾”“全力支持澳门特别行政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奋力开创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新局面”……听取历任行政长官述职报告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这样强调。

201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葡萄牙进行国事访问时强调了澳门在推进中国与葡语国家交流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同葡萄牙总统举行会谈时再次表示:“澳门已经成为中葡长期友好合作的桥梁。”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澳门期间,来到刚建成的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综合体,了解平台建设情况,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澳门留学生亲切交流。

“中葡平台建设从理念变为现实,从蓝图变为实体。我感到十分高兴。”看到来自葡语国家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看到规划中功能齐全的各类专业设施,习近平总书记很欣慰。

青少年的所思所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牵挂。

澳门大学横琴校区(2024年12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金加 摄)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澳门大学横琴校区,应邀参加“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青年”主题沙龙。从小学习民乐的澳门大学学生韩幸芸第一个发言,讲述心中的困惑:“澳门青年要怎样将民族音乐发扬光大?”

澳门中乐团在澳门大三巴牌坊前演出(2024年2月24日摄)。新华社发

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分享了前一晚观看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文艺晚会的感受,勉励道:“澳门中乐团的演出质量很高”“澳门是有民乐土壤的,当代青年人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我本人也是一个中华文化的热烈拥护者、忠实学习者。”习近平总书记讲起自己的学习经历:从青少年时代起阅读中华文化典籍,养成“开卷有益”的习惯。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故事中,韩幸芸和同学们找到了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筑牢文化自信的答案。

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师生代表献唱《我的祖国》(2024年10月17日摄)。新华社发(张金加 摄)

5年后,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的小朋友们给总书记写信,讲述了他们对“祖国母亲”的理解,也表达了盼望习爷爷再来澳门的心愿。

给孩子们回信之后,2019年1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如约来到英才学校,观摩了一堂主题为“‘一国两制’与澳门”的中国历史公开课。公开课结束后,总书记走到学生中间,亲切勉励道:“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

那堂公开课上,15岁的倪可蓝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春风化雨般的话语,深受启迪。在此后的创意设计比赛中,她多次将飞龙、仙鹤、青绿山水等元素融入作品。如今,她就读于北京服装学院,继续追求设计艺术之梦。

“我将牢记习爷爷的教诲,设计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展现我们澳门年轻人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倪可蓝说。

澳门民众的喜乐福祉,牵动着总书记的心。

濠景花园、石排湾公屋、黑沙环政府综合服务中心……这些年来,无论行程多么繁忙,他每到澳门,都要前去看望普通居民、了解民生项目,“从你们的声音里,我们可以判断澳门是否繁荣、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看得认真、听得仔细、问得具体。当了解到回归祖国以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努力改善民生,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共房屋等领域深入落实“共建共享、惠民利民”理念,他很是欣慰。

“仿佛在澳门推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澳门居民安居乐业的温馨画面”,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形象生动,充满对60多万澳门同胞的关切与挂念。

在给澳门街坊总会颐骏中心长者义工组的回信里,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写道:“看到你们的来信,我想起了十年前在澳门同大家见面的情景。得知你们退休后热心公益事业、生活充实快乐,我很高兴。”

点滴在心,枝叶关情。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察民情、知民需、解民忧、纾民困,妥善处理社会多元诉求,平衡好各方利益,积极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要让广大居民更好分享发展成果,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幸福指数。”

“要坚持发展的目的是为广大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采取更加公正、合理、普惠的制度安排,确保广大市民分享发展成果。”

……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的嘱托,为特区政府施政指明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支持下,居者有其屋、病者有其医、老者有其养、少者有其学,一幅喜乐祥和的社会图景正在澳门展开。

“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一定能够取得更大成功”

从空中俯望,澳门半岛宛如一朵莲花,伸展在珠江口的万顷碧波之上。流淌在这座“莲花之城”茎叶之间代代相承、永不停息的基因,便是“爱国爱澳”。

“广大澳门同胞素有爱国传统,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这是‘一国两制’在澳门成功实践的最重要原因。”对于这项澳门社会长期坚持的核心价值,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

2009年澳门落实基本法第23条规定的宪制责任,制定澳门维护国家安全法;2018年设立由行政长官担任主席的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2021年设立国家安全事务顾问和技术顾问;连续7年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展”……

澳门特别行政区始终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维护国家安全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广大居民和青少年的家国意识日益增强。

“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深明,澳门前途命运同祖国紧密相连,秉持强烈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情怀,将爱国和爱澳合而为一。”习近平总书记说。

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3年5月21日摄)。新华社发(汪江波 摄)

2023年5月21日,首颗内地与澳门合作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澳门科学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参与卫星研制的澳门科技大学18名师生代表满怀激动心情,第一时间写信向习近平总书记报告喜讯。

“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你们投身国家科技事业和航天强国建设的热情与担当。”在回信里,总书记热烈祝贺师生们,并亲切勉励大家继续传承爱国爱澳的优良传统,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作出新的贡献。

尺素传情,笃行致远。

“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一国两制’方针如同澳门四季常青的绿树,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回归祖国之初,澳门知名人士马万祺先生曾有感而发。

如今,“一国两制”这棵常青之树已深深扎根于澳门的沃土,根深叶茂,生机盎然。

今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岑浩辉时表示,澳门回归祖国25年来,在中央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接续奋斗,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瞩目成就。

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后,以宪法和澳门基本法为基础的宪制秩序牢固确立,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澳门发展成为物阜民丰、政通人和的国际知名都市,开创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局面。

——回归后澳门本地生产总值由1999年的519亿澳门元增长到2023年的3795亿澳门元;

——1999年至2023年,澳门人均本地生产总值由1.5万美元增至6.9万美元;

——澳门就业人口月工作收入中位数,由回归之初的约5000澳门元升至2023年的约2万澳门元;

——2023年和2024年,澳门因会展业突出表现,分别被评选为“最佳亚洲会议城市”和“最佳会议商务城市”。

“澳门是‘一国两制’制度卓有成效的榜样”“世界看到的是基本法保障下澳门居民享有的繁荣和稳定”……这些来自外国观察家的判断,印证着“一国两制”在澳门的巨大成功。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总结澳门“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4点重要经验:始终坚定“一国两制”制度自信;始终准确把握“一国两制”正确方向;始终强化“一国两制”使命担当;始终筑牢“一国两制”社会政治基础。

“澳门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对‘一国两制’坚信而笃行,‘一国两制’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就会充分显现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曾经,澳门是一个饱经沧桑、等待回家的游子。有澳门诗人在名为《流动岛》的诗中,充满感伤地写道:“流动的水和岛上,无数慌张的眼神,描绘着海浪的泪痕”,写尽了游子的不安。

25年前,游子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澳门从此书写日新月异的“濠江故事”。

如今,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新时代新征程上,盛世里的“濠江故事”必将愈加精彩。

“这是中华民族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也是澳门与祖国内地共繁荣共奋进的时代。我坚信,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一定能够取得更大成功,澳门同胞一定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温暖有力的话语,传递勇毅前进的力量,为“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定向领航。

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的澳门,又将掀开新的历史篇章。有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的坚强领导,有祖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广大澳门同胞团结齐心、共同奋斗,必将创造澳门更加美好的未来,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字记者:赵博、刘斐、齐菲、尚昊、刘刚、李寒芳、郭雨祺

海报设计:常清潭

统筹:章利新、陈键兴、肖逸晨、刘畅、周文其、吴济海、黄扬、张芽芽、杨晓静、王丽丽、林革、孟洁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