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要闻>

护民生发展,守为民初心——新时代我国民政事业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4-10-25 09:28

来源:新华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题:护民生发展,守为民初心——新时代我国民政事业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高蕾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政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深刻阐述了民政工作的职责定位、宗旨使命、目标方向、任务举措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民政事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一项项暖心之举接连推出,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实落细,不断擦亮共产党人为民服务底色,绘就亿万群众美好生活图景。

织密兜底保障“网”,幸福生活更“有底”

“这就是你的房间,有什么问题都可以跟我们说。”前不久,在陕西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耐心地向刚入中心的高乔(化名)介绍他今后一段时间的“家”。

高乔的母亲离婚后失联,父亲因病去世,祖父年迈无力担负监护照料责任。经过入户调查评估,高乔被安置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接受临时监护。

在“新家”,工作人员为高乔准备了崭新的生活用品,还给他就近安排了入学事宜。

帮助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是做好民生兜底保障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民政部门不断完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准保障措施。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全国共有14.1万名孤儿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41.4万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

我国还将流动儿童群体整体纳入国家制度保障范围,设置6个方面19项内容的关爱服务基础清单,作出流动儿童权益保障的“国家承诺”。

既要“护好苗”,也要全方位“兜牢底”。

我国已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

一笔雪中送炭的救助金帮困难群众解除基本生活后顾之忧——

我国建立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低保标准确定调整机制,确保低保标准随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逐步提高;

两项残疾人专项补贴让他们感受到格外的支持——

截至2024年9月,全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1189.4万名困难残疾人和1611.4万名重度残疾人;

多样化的服务为困难群众带来心贴心的温暖——

近年来,民政部门鼓励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低收入人口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提供必要的访视、照料服务,为低收入人口提供心理疏导、资源链接等服务,推动形成“物质+服务”的救助方式。

设立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支持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项目,2023年以来累计服务563.4万人次,减轻了精神残疾人家庭照护负担。

如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制度性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守护美丽“夕阳红”

午饭时分,走进广州市荔湾区南源街道桐乐社区饭堂,饭香扑鼻而来。

南源街道常住老年人口大约2万人,约占全部人口的三成。

2023年12月,南源街道协调了一处临街店面,免费提供给一家养老服务企业经营饭堂。在这里,老年人吃两荤一素套餐为14元,广州市户口60岁以上老年人还可申请每餐3元补贴。

自从街道开了社区饭堂,八旬老人杨欣慈成了这里的常客。

“这里饭做得可口又实惠,比我们在家忙乎半天做的好多了。”杨欣慈说,如今她每天多了很多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生活开心多了。

杨欣慈老人生活中的变化,是近年来我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加快发展的缩影。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大部分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多措并举引导专业优质资源向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聚集,尤为重要。

从发布规划用地、设施建设等支持政策,到出台多个国家和行业标准,一系列政策保障助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加快发展。

从探索发展助洁、助浴、助医等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到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各类服务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

截至2024年二季度末,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41万个,其中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36.9万个,与2019年相比分别增加了1倍、1.2倍。

相较于城市养老服务资源集中、市场成熟,农村老人养老形势更紧迫、问题更突出。

2024年5月,民政部联合21个部门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指导意见》。这一全国层面发展农村养老服务的首份总体性、系统性部署,对加强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等作出明确安排。2024年,我国新增3亿元中央财政资金,支持59个试点地区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

“新时代以来,我国养老服务对象由特困老年人向全体老年人转变,服务形式由机构为主向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转变,服务主体由公办为主向政府、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发力转变,养老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民政部养老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说。

2023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将组织拟订并协调落实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措施等职责划入民政部。截至目前,省级老龄工作体制改革已基本完成。

“我们将每年谋划实施让老年人可感可得的实事项目,出台一批让老年人有获得感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老年人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民政部老龄工作司相关负责人说。

着力提升民政工作效能,为民服务有“温度”

2024年10月,新疆和田县。伴随着一场揭牌仪式的举行,一个红色的路名走进了人们心中:问勇路。

特殊的地名背后是一个感人的故事——

2020年6月,加勒万河谷冲突事件中,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为祖国战斗至生命最后一刻。

曾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陈祥榕牺牲后,部队问他的母亲姚久穗需要什么帮助,姚久穗回答:“我没有要求,我只想知道我儿子在战斗的时候勇不勇敢?”

英雄壮举,山河永念。

此前,经过许多地区地名管理委员会成员单位共同论证,和田县民政局正式向和田县人民政府报批“问勇路”命名。这也是和田地区第20个红色地名。

国家地名信息库收录国内、国外、极地、海底、月球地名1400余万条;“乡村著名行动”规范命名乡村地名45万条、设置乡村地名标志35万块、安装楼门牌1450万块,推动900余万条乡村地名在互联网地图平台规范标注上图……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部在加强信息化建设、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等方面主动作为、改革创新,区划地名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婚姻登记是直接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共服务,必须要有高质量的管理服务水平来保障支撑。

为促进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21个省份可办理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覆盖全国总人口的78.5%。截至2024年9月底,全国已累计办理“跨省通办”41.6万对。

超过90%的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设置婚姻家庭辅导室,帮助当事人全面清晰认识婚姻家庭代表的责任和义务,促进婚姻家庭和谐稳定。

帮助群众办好“身后事”,是民政部门重要职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行惠民殡葬改革,全国31个省份普遍推行了面向城乡困难群众减免或补贴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寄存等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惠民殡葬政策,广东等9省份还将惠民范围扩大到辖区所有居民。

社会组织和慈善力量是提升为民服务质效的重要“生力军”。

10万余家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当好政府的助手、企业的帮手和行业的推手;超过2.4万家科技与研究领域社会组织,助力解决“卡脖子”问题……近90万家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超过1.5万家慈善组织在扶弱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公开募捐服务平台累计带动600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写下中国慈善“样本”;福利彩票凝聚人民爱心,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筹集公益金超6500亿元……我国慈善事业主体日趋多元、作用发挥日益显著,慈善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民政为民初心不改,民政爱民再谱新篇。

新征程上,民政工作依然担负着重要使命,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民政人的目标始终如一,脚下的道路无比清晰。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