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本网独家>

《新型电力系统技术路线展望》报告发布

2024-09-19 15:40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孔令瑶)2024年9月13日,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承办的《新型电力系统技术路线展望》报告发布会在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召开,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了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路径。

会上,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新型电力系统研究中心副主任、电机系长聘副教授张宁发布《新型电力系统技术路线展望》报告。报告指出,目前中国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目标是建设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的低碳型电力系统,建设保障能源供需和防范风险的安全型电力系统,建设实现能源经济高效供给的经济型电力系统。

报告显示,2021年-2030年将是中国的碳达峰期及平台期,风电与光伏电量占比快速提升至30%以上;煤电容量稳步提升,发电量小幅提升;以煤电、水电、气电为主的电力系统提供高度的灵活性。

2030年-2050年将是中国的快速减排期,风光电量占比将达到60%以上;煤电容量达到峰值,通过“保容减量”向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定位转型;储能预计需求侧灵活性的快速增加将补充系统的灵活性需求。

2050-2060年则是中国的碳中和期,风光电量占比将达到70%以上,气电、生物质电源、储能、需求侧等灵活性资源在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中起到重要作用。新型电力系统将由“源网荷储”四要素拓展为“源网荷储碳数”六要素。未来的电力系统将以清洁低碳电源为主体,以化石能源为压舱石,推动大电网和分布式并举的互联互动,实现终端用能多样化、弹性化与有源化,构建跨时空多元融合的共享储能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在发布会致辞中表示,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挑战,而电力行业作为碳排放的主要源头,其转型对于达成碳中和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贺克斌院士剖析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一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指出突破性技术变革是支撑这一转型的重要基石。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着重强调了能源转型在实现碳中和目标中的核心作用。他寄望此报告能够激发行业的创新活力,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方向指引。

清华大学电机系副系主任、长聘教授陆超在致辞中指出,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我国电力系统结构形态与转型路径的研究已迫在眉睫。电机系作为清华大学的老工科院系之一,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号召,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研究领域,不断探索和前行。电机系的研究不仅涵盖了电力系统安全控制与经济运行,还包括了电能转换与传输的重大装备,以及电力能源基础材料与功率器件的关键技术。其中,特别关注“双碳”目标下我国电力系统结构形态与转型路径的研究。系内团队开发的电力系统规划决策软件,已经支撑了中国多个省份的电力规划,为电力系统的碳达峰和碳中和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数据支持。电机系与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共同组建了“能源互联网智库研究中心”。专注于新型电力系统机制政策以及顶层设计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辑:孔令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