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世界,为星星的孩子“搭桥”的母亲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郝岩 徐林)在一个普通的午后,九月(化名)和他的妈妈坐在一家热闹的餐厅里。他们的桌旁,一个小男孩想吃薯条,但他的父亲不同意,父子俩因此发生了争执,男孩情绪激动。这一幕吸引了九月的注意,但他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个男孩会生气,而九月的母亲一直在引导他深入思考。这是自闭症儿童九月的日常生活片段之一,也是他的母亲,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努力帮助他理解和连接这个复杂世界的瞬间。
九月的妈妈曾经是一位银行客户经理,产后选择了成为全职母亲,致力于九月的成长和教育。她34岁时生下九月,一个智商为127的男孩。但即便拥有如此的高智商,九月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显示出了“特殊”。在集体早教班中,老师首次提出了关于九月可能存在发展问题的警示:他喜欢独自玩耍,对集体活动和指令反应迟钝,思维和表达上也和普通孩子不太一样。
对于九月的妈妈而言,接受儿子的自闭症诊断并非易事,但她未沉溺于自我怜悯。相反,她立刻进行了大量的学习,拜访知名机构与特教老师,在逐渐了解这个领域后,对教育产生了独到的见解。“我觉得,没必要给孩子贴标签。其实养育特殊孩子和普通孩子的思路和道理都是一样的,只是在相处方法上需要更多的技巧和耐心。”
九月妈妈说,自闭症孩子具备获取信息的能力,但是缺乏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果不干预,信息越多就会越混乱。所以,一方面要给孩子看到足够多的样本,建立起庞大的“数据库”;另一方面要让孩子知道,每种情况应该怎么做。所以,多带孩子出门,引导孩子多观察别人、多思考、多与他人交往、多体验生活,探究别人为什么这么说、这么做,自己应该怎么说、怎么做,是极其重要的。这样可以激发自闭症儿童对世界的兴趣,通过大量的生活样本去学习和理解社交互动。今后看到类似的情况,就可以调取当时的记忆,用适当的方法和别人交往。
九月妈妈拥有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为了引导九月自发地提出“为什么”这三个字,从提醒他说出“为”字开始,到他能够独立完整地问出“为什么”,她花费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每天带九月去不同的地方观察别人,引导他理解别人行为和语言背后的动机。“可能说了一万遍以后,他自己就能分析出来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帮助孩子,九月妈妈自学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并深入了解作业治疗(OT)和言语治疗(ST)。她的教育理念不仅限于学术知识,更包括了对九月的情感、情绪和社交能力的全面关注。她相信,通过大量的多巴胺和环境刺激,可以改善九月的症状,并帮助他理解环境,提高自我觉察,减少焦虑和痛苦。她说,家长要随时观察孩子,看到孩子行为背后的状态和原因。要跟孩子同频共振,给孩子正向反馈,找到适合孩子学习的有效方式。“家长的每一个眼神、说的每一句话其实都是干预。”
九月妈妈认为,虽然孩子的能力和适应性提高是必要的,但不必一味地追求所谓的“治愈”方法,因为自闭症本身是不可痊愈的。“我们迫切需要做的是学会接纳、理解和爱,共同创造一个更加包容、理解的环境,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她发现,很多人对自闭症患者和自闭症家庭存在误解,缺乏理解,很难共情。因此,她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教育工作者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探讨如何创造一个更佳的融合环境,如何更好地与自闭症儿童相处。她强调,应该多与孩子的老师沟通、合作,老师的支持、理解、稳定的情绪、正确的行为方式,对孩子的成长都非常重要。
自闭症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持久且艰苦的过程,非常考验人的情绪和耐性。九月妈妈认为,只有当家长和孩子都情绪稳定并感到快乐时,才能进行科学的观察和有效的干预。她说,自闭症孩子的家人难免悲伤难过,但过度抱怨或分享负能量并不是一个理智的做法。家长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比如运动、看电影或听音乐。“家长快乐了,孩子就好了。”
九月妈妈的故事,是对所有面临挑战的家庭的鼓舞,即使再艰难,也能找到成长和希望的路。同时,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存在万能的教育公式,家长应当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实施个性化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