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现状及建议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新发展格局,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指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提出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围绕制造业主战场加快发展未来产业,支撑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引擎,以产业升级为核心导向,是决定一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新时期加快培养壮大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新兴产业既是我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抢占未来发展主动权的重要保障。本文在研究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以及归纳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典型做法的基础上,总结我国发展新兴产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探索提出一系列举措建议,以期为我国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提供启示和借鉴。
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求
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国外学者对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研究较为丰富,普遍认为科技创新是驱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进而加速新兴产业的孕育与崛起。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对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进行了论述,认为通过连续不断的科技创新,打破原有产业边界,创造全新的价值空间,从而促进新兴产业的诞生和发展。罗杰斯在《创新的扩散》中提出,新技术从少数创新者向大众普及的过程(即技术扩散)对于产业的发展(包括新兴产业)至关重要。迈克尔·波特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独特的资源和能力,这些资源和能力往往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竞争优势。他强调科技创新有助于重塑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竞争优势,从而加速产业崛起。Forrester提出系统动力学模型,用以模拟和预测科技创新对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动态影响,分析其如何通过影响资源分配、市场需求、政策环境等因素,形成正反馈机制,加速产业的孕育和快速发展。Peneder对28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相关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认为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生产要素由低效益部门向高效益部门转移,使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从而有效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进程,进而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聚焦科技创新与我国发展新兴产业的具体实践,强调科技创新在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新兴产业发展上的重要性。柳卸林探讨了科技创新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主张通过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以推动新兴产业的成长。张军聚焦中国情境下科技创新对新兴产业的影响,探讨了我国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在此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徐冠华研究了科技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的相互关系,认为我国应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等能力,利用科技创新破解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体系。吴晓波等分析了科技创新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变的影响机制,认为科技创新通过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激发新业态新模式等方式,有力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崛起。汪晓文梳理了2012—2020年中国30个省级数据,发现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在中西部地区更明显,特别是绿色技术、数字技术对产业发展的红利更为显著。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加速产业规模跃升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从而实现新兴产业的孕育、成长与加速发展。但从总体来看,目前聚焦科技创新中具体要素如何驱动新兴产业发展上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认为,从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的驱动作用依次提升,其中新兴产业的发展主要依托新兴技术突破及产业化应用拓展。因此,科技创新各要素及其组合对新兴产业发展水平和增长势头影响至关重要,主要要素对新兴产业的引领或支撑作用及要素间作用关系见图1。本文基于对科技创新主要要素对新兴产业的引领及支撑作用的初步研究,系统梳理了当前科技创新重点要素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建议,希望在丰富相关研究的同时为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新兴产业是大国博弈竞争前线,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是构建大国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全球创新版图和国际竞争的新格局正在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塑和重构,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同时,世界大国在科技方面博弈日益激烈,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新兴产业,是前沿性技术创新和多元化市场应用的深度融合,也是世界各国必争的战略重点。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大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力度,能帮助我国建立大国竞争优势,同时有利于抢抓未来发展机遇。
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在国务院各相关部门陆续公布的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中也提出加快发展新兴产业,这为新兴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拓展了新空间。随着相关政策保障越发精准有力,新兴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劲持续势能。同时,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装备、安全应急装备等新兴产业是知识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对高端人才和前沿技术的依赖度高,加强科技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重点产品、拓展场景应用,以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繁荣,有望成为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若把制造业产业体系比喻成一个逐渐向上延伸、生长的巨型金字塔,则塔基是传统产业,塔身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正在提能升级的传统产业通过不断夯实改造,使得塔基越来越坚实。强势崛起的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使得塔身越来越壮大。在实现传统优势产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基础上,锚定新兴产业进行创新突破,将进一步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其主要载体是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核心引擎是科技创新。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然要求新兴产业等塔身高质量成长,需要构建促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体制、制度环境,完善新兴产业发展所需基础设施。
总的来说,以科技创新引领新兴产业发展,形成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同时实现产业升级是大势所趋,也是保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
国外科技创新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几种做法及经验
美国:政府引领,公私合作
各国政府是推动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历史上,美国在组织研发活动、引导技术创新方面在全球引领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最近的10余年来,美国政府逐步形成以创新网络建设为核心的产业创新政策体系。
实践经验。在制造业领域,美国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推动制造业关键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主要做法有三。政府主导建设创新网络,多部门统筹协调创新资源。2012年,美国联邦政府投资10亿美元设立NNMI,由美国商务部与国防部、能源部、航空航天局、国家科学基金会、教育部、农业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劳工部共同管理。这种多部门合作的制度安排,赋予NNMI从国家层面开展制造业创新机构和资源方面战略协调的能力,有利于填补新兴产业创新体系空白,尤其是弥补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市场之间的鸿沟。在重点领域设立科研创新机构,引领相关领域科技创新。2016年,NNMI更名为“制造业美国”(Manufacturing USA),目前下设的17个制造业创新研究所,覆盖新材料、生物医药、低碳工业、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广泛吸纳会员,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创新和产业化。Manufacturing USA在接受政府管理和资助的同时,吸纳大量私人部门会员和商业投资,形成强大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根据Manufacturing USA发布的最新报告,到2022年底,其会员数已超2 300家,其中60%是制造业企业,其余为政府部门、非营利组织、学术界和其他利益相关者。
成果。Manufacturing USA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其17个研究所共开展708个重大研发和应用项目,高效推动前沿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新材料领域,美国国家先进复合材料制造创新研究所共完成超25种基于复合材料的新产品研发和商业化,持续推动美国新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生物医药领域,美国国家生物制药制造创新研究所致力于提高美国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速度和产业应用效率,提升美国相关领域国际竞争力,目前该所已完成36个医药领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项目。
德国:要素赋能,产业集群
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各类主体在空间上集聚,以集群的形式协同发展是全球新兴产业成长的显著趋势。德国是产业集群发展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根据弗劳恩霍夫工业工程研究所预测,到2025年德国产业集群将使关键工业行业总附加值提升至4 221亿欧元。
实践经验。德国以集群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有三。建立明确的组织架构。德国产业集群通常由全体成员大会、集群理事会、咨询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以及各工作组构成。其中,集群理事会由学界、业界、政府代表组成,负责与集群建设发展相关的资源整合;技术专家组成咨询委员会为集群决策提供建议;管理委员会承担监管职责;各工作组负责科技创新、商业拓展、教育培训等具体的事项。为创新提供大量专业服务。产业集群自身就是巨大的生产性服务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利用金融、保险、咨询、法律工商等知识密集型服务吸引各主体落地。德国以产业集群为抓手,围绕企业科技创新的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检验检测认证等重点需求形成成熟完善的专业服务体系。高效统筹生产要素。德国充分发挥产业集群在政府和企业、高校和企业、企业和企业间的桥梁作用,联通产业链上下游,统筹优化要素配置,解决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中资金、人才等资源稀缺的问题。
成果。德国已经建立多个聚焦不同新兴产业的典型集群。其中,东威斯特法伦-利珀(OWL)集群是智能制造软件与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领域的新兴产业集群,集聚200多家私企、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该集群长期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成果转移、技术咨询和评估、展会承办和国际产业供应链对接等全方位支撑服务,定期组织集群内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开展深入的科研产业合作,有效助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步伐。柏林-勃兰登堡(BB)产业集群是新材料和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新兴产业集群。人才上,BB产业集群拥有超过50所高等教育机构、22个莱布尼茨学会研究所、7个弗劳恩霍夫学会研究所和8个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研究所,是德国15个大型产业集群中科技创新的佼佼者。资金上,BB产业集群每年支出超30万欧元统筹研究机构与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协同创新,集群内2 500家企业可以免费享受集群提供的相关服务。
新加坡:企业支撑,商业驱动
企业是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新加坡是全球著名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实践经验。其依托企业科技创新力量,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做法有二。依托跨国公司壮大科技创新实力。为跨国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跨国公司每投入研发1美元,新加坡政府追加投入30美分,有效激发科技创新热情;鼓励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总部,依托跨国企业新兴产业先进技术与经验,赋能新加坡产业发展;推动国内研发机构与跨国企业合作,促进企业创新成果外溢转化。激发新加坡本土中小企业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活力。启动“创业特别基金”“SG科技创业计划”等各类基金,为潜力较大的初创企业和专有创新技术提供资金支持;设立新加坡标准、生产力与创新局,为中小微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遇到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问题提供支持;增设“起步新加坡项目”和“创新咨询项目”等专项扶持项目,为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初创企业提供创新生态合作资源、专家支持和技术指导。
成果。新加坡通过“全球总部计划”,为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研发总部提供5%—10%优惠税率,以及5—20年税收减免期。截至目前,全球500强企业约1/3企业选择在新加坡设立亚洲总部并开展研发项目,包括飞机引擎制造商劳斯莱斯、制药企业诺华等新兴产业领域巨头。在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层面,新加坡出台细分领域数字化转型指南,精准赋能生物医疗、海洋工程制造等新兴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新兴产业创新与发展。
我国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
创新基础不断夯实。工业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创新成果最丰富、创新活动最活跃、创新溢出效应最强、创新应用最集中的领域,强大的工业经济为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我国工业体系全,品种多,规模大,是目前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41个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国家。在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40%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1位。此外,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升级,2022年,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3%,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值超20万亿元。我国一些新兴产业目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新能源发电装机量、海洋工程装备接单量等均居世界第1位。高技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年9.4%提高到2023年的15.7%,装备制造业占比从28%提高到33.6%。
创新主体实力增强。经过长期的培育发展,我国新兴产业领域相关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23年9月,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总数超过200万家。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从2012年的3.9万家快速增长至2022年的40万家(图2),涌现出一批高科技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全球独角兽榜》,我国共有316家独角兽企业,排名世界第2位,中国制造业领域有124家,超过美国。
创新投入持续加大。持续的资金投入是新兴产业科技创新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2022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6 507.7亿元,投入强度(与营业收入之比)为2.91%,超过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2.54%)0.37个百分点。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从2012年的0.72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94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0.77%增加至1.39%,整体呈现稳步攀升态势(图3)。其中,医药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高技术制造业R&D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
成果转化能力快速提升。我国与新兴产业发展高度相关的技术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发明专利产业化率逐年稳步提高。2023年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95万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61 476亿元,比上年增长28.6%。近5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整体呈稳步上升态势。一些重大创新成果,如5G通信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不仅催生了智能手机、智能家电、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远程医疗等新产品和新业态,也促进了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此外,《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近5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增长明显,从2018年的32.3%增长至2022年的36.7%,5年提高了5.5个百分点。
我国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础能力较弱。目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仍存在不少短板,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积累较为薄弱,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程度仍显不足,创新较多集中在行业应用层面,高层次的技术创新相对较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和能力总体偏弱,产业链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和基础软件等关键领域。此外,从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看,我国2022年的水平为2.54%,位列世界第13位,仍低于OECD国家2.7%的平均水平,大幅低于美国(3.5%)等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强度。2023年,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6.65%,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普遍15%以上的水平。
企业竞争力不强。与新兴产业领域的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仍存在差距。从企业经营能力看,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上榜企业中(表1),我国企业的平均利润仅为39亿美元,显著低于500强全榜单企业的平均利润(58亿美元),大幅低于美国企业的平均利润(80亿美元)。从科技品牌方面看,根据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发布的《2023年全球科技品牌价值100强》,我国品牌数量仅占24%,不及美国一半;品牌价值占百强榜单总价值的17.6%,仅为美国的1/4。
高端人才供给不足。虽然我国研发人员数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1位,但新兴产业的高端人才供给,特别是研发人才供给仍较为缺乏。从高端人才的国际对比来看,根据科睿唯安发布的2023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我国内地共有1 275人次入选,占全球的比例为17.9%,继续位列第2,相比之下,美国共有2 669人次入选,占全球比例高达37.5%。另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将面临约3 000万的人才缺口,人才缺口率将达到48%。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电力装备人才缺口最大,均在900万左右,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材料产业2025年人才缺口也分别高达450万人和400万人。
成果转化能力尚有提升空间。我国已连续多年位居全球专利申请国第1位,但由于受到科技创新体系效率不高的影响,我国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的产业化率亟待提高。根据《2022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我国有效发明专利的产业化率为36.7%,显著低于发达国家60%—70%的水平。从创新主体类型看,2022年,我国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发明专利的产业化率分别为48.1%、13.3%和3.9%,显示出科研机构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存在明显不足。从企业规模看,我国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企业发明专利的产业化率分别为50.9%、55.4%、45.3%和22.0%,反映出小微企业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相对较弱,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对策与建议
加强总体统筹,完善产业科技创新的政策工具箱
遵循“底线思维+定向调控”的思路框架,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安全可控之间的关系,高度重视政策集成,完善创新容错纠错机制,综合应用货币金融、财政税收、研究开发、知识产权等多种工具。降低创新主体对要素价格的过度依赖,将经费使用权、分配权进一步下放给科技领军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等创新主体,扩大政府采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首台(套)保险等政策的适用范围。强化需求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推出以创新型产品与服务为导向的政府采购、以技术研发为主的商业采购等政策措施。深化重大攻关成果初始市场介入的制度性改革。进一步规范重点领域的产业科技创新市场秩序,完善网络环境下消费者隐私及商业秘密保护制度,加强反垄断的执法力度,做好头部企业的反垄断审查,维护产业科技创新市场的公平竞争。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加快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
加强基础研究,鼓励“从0到1”的原始创新,围绕推动高端装备、民用航空等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需的核心基础零部件、关键基础材料、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发挥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统筹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进一步提高企业投入基础研究的税前加计扣除比例。除国家层面应继续提高研发投入支持力度外,还应鼓励地方政府通过政策倾斜、税收减免等举措,共同加大市场导向、前沿导向、战略导向的基础研究投入,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等重点产业,制定年度重大短板攻关推进目录,按照细分方向构建涵盖关键卡点(如高端芯片、高端功能材料、操作系统等)、技术链条、供应体系的产业发展图谱。大力实施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补链工程,有步骤、有目标地补齐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完善新兴产业链条。推动新兴产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组织管理模式改革,实行“挂图作战”“揭榜挂帅”“赛马制”、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负责制等制度。
推进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水平
在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继续加强产学研合作,完善产学研协同平台建设,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以技术入股的方式积极参与企业的产品技术研发,建立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和水平。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同建立孵化育成、概念验证等面向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服务平台。在新兴产业领域建立面向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成果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实现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管理和创新成果转化统筹协调推进,完善国有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创业实施细则。支持建设各类科技成果转化载体,持续推动中央、省级等各个层级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发展,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创新创业集聚区发展,推动大学科技园成为高校创新成果转化和区域创新创业的核心载体,探索“创新飞地+跨域制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加大金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重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急需的科技成果的转化,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评价评估机制,以此推动科技信贷服务优化,提升新兴产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水平。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强化专业人才培养
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围绕国家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着力引进新型复合型人才和海外高端人才,积极引进新兴产业领域的顶尖人才,持续推行“人才+项目”引才模式,加强新兴产业创新人才需求预测,完善重点行业人才信息库,建立新兴产业人才信息发布平台。根据我国战略规划在关键地区建立新型产业科技创新研究中心,采用“民办官助”模式鼓励和吸引海外制造业人才在华开展基础研究、前沿领域研究工作。优化外籍人才来我国工作的流程、缩短办理时限,加快发放“服务绿卡”,并为高端外国专家和重点引智单位提供预约服务、“一站式”服务和上门服务等便捷服务措施,为紧缺海外高端人才在境内工作提供高额奖金和充足科研经费等特殊优惠。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培育高素质工匠型人才队伍,围绕海洋装备、航空航天、节能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领域,在高等院校等机构教学中强化智能制造、信息管理、数字化设计等,建设前沿领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基础,推动职业教育院校产教融合发展,使人才培养专业更具有应用性、针对性和职业性。
优化产业科技开放合作机制,营造良好国际合作环境
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战略,将构筑国际研究网络作为提升国际影响力、打通技术壁垒的重要途径。积极牵头并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凝聚金砖国家、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行业力量,建立新兴产业国际创新合作平台,联合开展产业前沿问题研究,促进我国与上述国家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资金链的深度融合,拓展创新技术资源的获取渠道。加强我国对外发声,运用国际话语体系和表述方式阐释我国产业科技创新理念及方案,降低海外对我国的戒备和警惕心态,避免科技和学术领域“硬脱钩”。支持我国具备先发优势的5G/6G通信、核电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内的高科技企业加入世界主要技术标准组织,参与国际性技术创新和产业联盟,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新兴产业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抢占行业发展话语权。依托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加强与相关国家在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科技产业领域的合作,为我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支持和保障。
(作者:张小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