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论坛”在海口召开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24年5月18日下午,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论坛”在海口举行。来自相关国家的智库和专家代表,国内相关部委、高校和科研机构嘉宾约8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以“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中国-东盟全面战略合作的优先选项”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面对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复杂变化,构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在海洋牧场、海洋旅游、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能源开发等领域全面合作,是中国-东盟全面战略合作的优先选项。由此,合力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蓝色引擎”,合力推动“南海经济合作圈”进程,合力实现从陆地到海洋一体化合作的新格局。他建议,构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实现合作引领治理的新局面;以一体化为目标,推进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进程;推进政策衔接和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实现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突破。迟福林表示,中改院将继续深入开展蓝色经济合作研究研讨和蓝色经济发展能力培训,打造中国-东盟蓝色经济的企业合作促进平台,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构建贡献智库力量。
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所长郭延军在致辞中表示,新形势下,加快构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既是推动中国-东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走深走实的重大要求,也是形成更加稳定的地区安全发展环境、助力构建发展与安全新格局的重大举措。外交学院与中改院合作举办本次论坛,旨在推动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发展政策对接,为构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营造良好氛围、提出政策建议。
开幕式后,与会专家围绕“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的愿景”“中国-东盟海洋产业合作的突破”开展两场专题对话。
专题对话“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的愿景”由郭延军主持。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主席、前交通部长翁诗杰认为,要多管齐下共同推进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要更多关注尚未开发或开发不足的领域;可以从部分国家合作做起;要把增进互信作为首要任务。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认为,推动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一体化,需要实现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硬联通”,也要实现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软联通”。越南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兼经济部主任阮辉煌提出,与东盟国家相比,中国在某些海洋产业发展领域具有相对优势,中国与东盟之间需要有效应对地缘政治等挑战,加快合作并共同推进一体化。柬埔寨亚洲愿景研究所所长成金珑建议,发挥智库作用,对中国与东盟蓝色经济合作开展可行性研究;加大对公众的蓝色经济普及;依托RCEP促进中国与东盟蓝色经济合作;制定统一的蓝色经济评估方法。明阳集团海南公司执行总经理王占举认为,东盟国家与海南省都拥有广大的腹地面积、广阔的市场、活跃的劳动力,在蓝色经济上有巨大的开发潜力,要发挥企业在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中的主体作用。印尼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丹提·拉斐川迪提出,需要利用东盟机制和中国与东盟已有的蓝色经济合作平台实现中国与东盟蓝色经济合作最大化。
专题对话“中国-东盟海洋产业合作的突破”由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士存主持。菲律宾新纪元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会主席隆美尔·班乐义认为,中国-东盟在蓝色产业领域具有积极合作势头,中菲要重建信任和信心,找到有效措施重新开启对话和磋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原部长赵晋平提出,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是包含服务领域的全产业链合作,需要以中国-东盟自贸协定3.0版为蓝色经济深度合作、全产业链合作奠定牢固的制度基础。泰国国立法政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查瓦特·梅桑坦认为,可以将海洋教育领域合作作为中国与东盟海洋可持续发展合作的起点,建议开展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联合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外交学院访问学者余虹建议,形成共同的蓝色经济发展框架,加强对欠发达国家港口建设的支持,合作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共同发布海洋可持续发展报告。老挝国立大学研究与学术服务委员会高级副主席兼研究伦理副主席西提赛提出,希望加强中国与东盟数字经济、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合作与研究,建立更多的公路与铁路联通项目,共同建立蓝色经济特区。中改国浩自贸港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李淳提出,中国与东盟海洋牧场发展面临着认知不足、资金缺乏、尚未形成渔业共同市场等问题,建议将海洋牧场作为中国与东盟蓝色经济合作的起点。文莱大学艺术与社会科学学院讲师伊兹尼·阿扎利表示,文莱要把不同蓝色产业联通起来,实现跨产业、跨领域发展;要促进文莱与其他国家间的人员流通;要加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