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本网独家>

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二十周年 开展“硬核”科普活动

2024-05-19 14:04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王振红)2024年5月18—19日,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迎来二十周年,本届活动主题为“砥砺二十载 科学新征程”。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启动。

自2005年起,每年5月的一个周末,中国科学院院属科研院所和大学都会“打开大门迎客人”,开放国家级科研场所,组织“硬核”科普活动,以院士为代表的一线科技工作者与公众面对面,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翟明国院士面向公众作科普报告,介绍你最熟悉和最陌生的地球。

今年,中国科学院精心打造了公众科学日二十周年主场活动。步入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在陈润生院士与少年的对话中开启对科学的求索;从翟明国院士的报告中看最熟悉和最陌生的地球;听科学家与AI虚拟人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学术会堂到创新文化广场上,以列车形象为载体,展示了中国科学院建院七十五年来的重要科技创新成果以及公众科学日二十年的经典时刻,从“科学春天站”去往“科学新时代站”,沿途可一览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的发展历程。公众还可以走进周边的化学研究所、声学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过程工程研究所和文献情报中心,体验美丽化学、探索声音奥秘、畅游纳米世界、“碳”知过程,观看中国科学院科技成就展。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二十周年主场活动,图为陈润生院士与少年以朗诵的形式展开对话。

院士群体进一步发挥“四个表率”作用。李家春、汪景琇等50余位院士围绕多个学科领域、多个公众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开展科普讲座、在线问答、互动交流,讲解最新最前沿的科研成果,释疑解惑,激励年轻人投身科学事业。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科学家与AI虚拟人探讨人工智能话题。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走进公众科学日,你会收获一些答案: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设计了二氧化碳“变身游”四条路线,展示“生物制造”的力量;在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你可以登上新舟60遥感大飞机,参观“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近距离接触无感式健康监护设备、植入式脑机接口等汇聚创新生产要素的实体成果。

本届公众科学日还涌现了不少创新科普新形式、引领科普新风尚的“脑洞”。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特别启动“天地共播一粒种——青少年和航天员一起养斑马鱼”活动,同时推出“当万户走进天宫”筑梦星空展厅沉浸式导览剧;金属研究所举办首届沉浸式大型实景科学探秘剧本杀《师昌绪归国记》,参与者既能深入了解师昌绪先生科学报国的感人故事,还可以在游戏中认识材料领域前沿成果。

在深化国际合作的背景下,公众科学日也有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元素。本届公众科学日特别邀请了40余位在京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组建参观团,定制专属线路,带领其深度参与二十周年主场活动;青藏高原研究所邀请尼泊尔中学生到中国科学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参观科研观测试验场地与设施;武汉植物园以“昆蒙框架”为契机,在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支持下,推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园在行动”主题活动等。

中国科学院百余个科研院所和三所院属高校如约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上海光源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场激光物理、煤炭高效低碳利用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常熟农田生态系统、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都揭开了平日的“神秘面纱”;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第三次新疆综合科考成果集中亮相;西藏多地中小学生有机会走进多个高原相关科普基地和野外台站实地学习。

此外,本届公众科学日还呈上互动性高、体验性强的线上科普活动。科学家和知名网络主播搭档展开“云游中国科学院”线上直播;在微博营造“转角遇到中国科学院”氛围,鼓励网友参与话题#公众科学日#。中国科学院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科学大院”成体系地发布活动介绍和参观攻略,全方位拓宽公众科学日的参与渠道。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在探索中起步,于实践中创新,科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日益多元、深度与广度并进,已经发展成为全民参与度高、范围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的全国性品牌科普活动,成为公众了解科技进展、与科学家交流的重要渠道,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

本届公众科学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组织实施,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提供全面支持。


【责任编辑:马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