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本网独家>

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分析与政策建议

2024-02-05 10:34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23年新冠病毒感染(COVID-19)平稳有序转段,中国经济逐渐恢复,但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总体态势呈现为波浪式和曲折式前进。在2022年基数比较低的情况下,2023年第2、3季度同比增速没有达到COVID-19结束管控后经济快速增长的预期,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展望2024年,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中,复苏动力不足,中国经济发展仍将存在不确定性。本文深入研究了中国经济的中长期趋势,并分析了2023年的经济增长情况。在此基础上,文章对2024年的经济增长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预测,旨在为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提供定量参考。

中国经济中长期走势预测

预测的前提条件

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坚持科技创新,坚持科教立国。充分发挥中国人民勤劳、朴素、重视教育、善于创新等优秀品质。

中美两国不发生全面冲突,与主要邻国不发生长时期的大规模冲突。

主要预测结果

总的发展态势为: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提高,经济增速呈波浪形下降,经济总量将逐步上升。具体包含以下6个方面。

预计2021—2030年这10年之间,中国在综合国力、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方面将取得显著成就,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将下降至“5时代”,年均增长率大约为5.3%。

预计2030年前后,中国经济总量(采用现行汇率法的方式计算)可能与美国水平持平。

预计2021—2035年中国经济年均复合增长速度有望达到5.0%,经济规模有望翻一倍,完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进入2031—2040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进一步下降至“4时代”,年均增长率将为4.4%左右,相比于2021—2030年5.3%的年均增速,预计降低0.9个百分点。

展望2041—2050年,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将进一步放缓至“3时代”,年均增长率可能在3.8%左右,某些年份可能高于或等于4%,而个别年份低于3%。增速相比2031—2040年4.4%的年均复合增长速度降低0.6个百分点。

到2050年,预计中国将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回顾与分析

在解除对COVID-19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防控措施后,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较2022年有所加快。预计2023年GDP增速为5.4%,比2022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第1季度、第2季度和第3季度GDP增速分别为4.5%、6.3%和4.9%,预计2023年第4季度增速为5.9%,预计2023年全年增速5.4%左右。2023年中国经济总体恢复向好,但是经济恢复进程总体呈现波浪式和曲折式前进的特点。第2季度和第3季度在2022年基数很低情况下(上期增速分别为0.4%和3.9%)同比增速未达预期。

COVID-19过后经济未出现快速增长的原因

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特别表现在投资增速缓慢和房地产部门发展停顿。投资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在2000—2015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年份,投资对经济增长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023年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前3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呈明显下降趋势,2023年1—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5.5%,而2023年1—9月同比累计增长仅为3.1%。2023年1—9月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均增长6.2%,但是民间投资下降0.6%。由表1可见,2021年第1季度,中国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很高,增长率达到19.5%,此后逐渐降低。到了2021年第4季度,房地产业的季度增长率下降至–4.5%,全年累计增速为3.5%。2022年第4季度,该行业的季度增长率进一步降至–7.2%,年累计增速为–5.1%。到了2023年的第1—3季度,房地产业增加值的季度增速分别为1.3%、–1.2%和–2.7%,对应的累计增速则分别为1.3%、0.0%和–0.9%。由此可见,2023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比2022年略好,但各季增速基本为负值,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外需走弱,订单下降。2023年全球经济在COVID-19基本结束后依然增长乏力,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世界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5%放缓至2023年的3.0%和2024年的2.9%。与2023年7月时的预测相比,分别持平和低0.1个百分点。2023年9月,欧盟委员会对欧元区经济增速的预测结果做出了下调,将预测值从1%下调至0.8%,2024年的预期增长率从1.7%下调到1.4%。其中,欧洲大陆最大经济体德国正陷入衰退。全球经济不景气,外需增长持续放缓严重影响中国外贸增长。据海关统计,2023年前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96万亿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其中,出口21.6万亿元,同比增长0.3%;进口16.36万亿元,同比下降0.5%;2023年前11个月,中国对美国出口3.21万亿元,下降8.5%。

美国及其盟国蓄意打压和遏制。作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长期以来一直从其主导地位中获得各种利益和优势。然而,随着经济和军事领域实力不断增强,中国在经济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政治、科技等领域也不断取得重大的进展。美国政客将中国误判为实质性威胁到其霸主地位的重要因素,并采取了打压和遏制中国的若干行动。

COVID-19余留影响。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困境,进而导致投资动能不强。就业和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居民的消费和未来预期。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困难不少,但更要看到,其中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随着各项政策措施持续显效,预计在2023年第4季度,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回升趋势,顺利实现预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确保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三大产业增加值增速回顾与分析(生产法维度)

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进行季度GDP核算的方法,建立了分行业增加值与相关月度指标的关联模型,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回归模型等方法对季度和年度GDP进行预测。预计2023年第4季度GDP增长率为5.9%,全年增长率为5.4%左右。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来看,预计2023年第4季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增长率分别为4.8%、4.7%和7.0%,预计2023年全年分别为4.3%、4.5%和6.3%(表2)。

2023年,面对极为错综复杂和严峻的国内外环境,中国三大产业表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年度增速较2022年均有大幅提升,尤其是第三产业,预计2023年增速较2022年提高4.0个百分点,对GDP增幅的贡献率将达到61%左右,拉动GDP增长3.3个百分点左右。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畜牧业稳定增长

2023年,中央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中国粮食获得丰收。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 908亿斤,较2022年增加178亿斤,增长1.3%,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国家统计局数据)。虽然华北、东北部分地区发生了洪涝灾害,但中国粮食亩产增加了5.8斤,增长0.8%。畜牧业稳定增长,预计猪牛羊禽肉产量较2022年增长4.0%左右,农产品供应充裕。2023年前3季度,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6 974万吨,同比增加263万吨,增长3.9%(国家统计局数据)。

工业经济企稳回升,建筑业明显好于2022年

预计2023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率较2022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预计工业增加值增速为4.0%左右,建筑业增加值增速为6.9%左右。

工业发展恢复向好。从2023年前3季度数据来看,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增加值实现了4.0%的增长,较2022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8%,较上半年提高0.4个百分点,3个季度以来保持了逐季提升的态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6.8%,比前2个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企业经营在逐步改善。2023年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4%,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略下降。

2023年建筑业增加值增长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2023年前3季度,建筑业增加值增长率累计为7.2%,较2022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从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来看,2023年11月份中国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0%,较上月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且2023年以来一直处于扩张区间,尤其是8、9月份回升态势明显。

第三产业快速恢复

预计2023年第4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为7.0%,较2022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2022年同期增速较低,且服务业呈现出非常快的恢复增长态势。从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来看,2023年以来,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持续位于景气区间。11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9.3%,比10月份下降0.8个百分点,这是2023年首次进入收缩区间。

2023年疫情防控转向以后,接触型服务业爆发式恢复性增长。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前3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为6.0%,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行业的增加值同比上升了7.5%,且营业性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56.1%和106.9%,消费需求加快释放。

现代服务业带动作用较强,远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平均水平。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远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速。同时,高技术服务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战略性新兴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均高于第三产业的平均发展水平。

2023年三大需求增速回顾与分析(支出法维度)

本文从最终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及进出口等维度建立了时间序列模型和回归模型,对季度、年度的支出法GDP构成要素进行了预测分析。2023年前3季度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从三大需求来看,中国经济恢复向好的主要动力是内需市场,尤其是消费市场继续呈现稳定复苏的趋势,而外需收缩持续,向下拉动经济增速。随着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的政策不断出台,消费市场需求恢复向好,投资市场预期好转,经济企稳回升。总体而言,中国经济将继续持续向好的总势头不会改变。

消费形势积极向好,保持快速恢复态势

进入2023年以来,消费市场呈现出稳健复苏势头。受2022年同期低基数影响,2023年3—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快速恢复,上半年的累计增速达到9.3%。虽然2023年6—7月消费增速有所下降,但是8—9月逐步恢复。

2023年前3季度消费形势回顾。从2022—2023年两年同期累计增长率来看,消费增长较为稳定。2023年前3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累计增长率达到6.8%;增加价格因素的考量后,其实际增长率为6.6%,2023年前3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的增长贡献了4.3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83.2%,成为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动力。

消费结构变化显著。从消费结构来看,生活性服务消费与旅游相关的消费呈快速增长势头;同时升级类消费需求不断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量同比增长达到33.8%,成为了当前消费的热点。考虑到2022年第4季度基数较低,消费市场活力不断增强,促消费措施显效等,消费恢复扩大的基础将更加巩固。预测显示,2023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将约为7.5%,最终消费支出预计将拉动经济增长4.5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预期将在82.9%左右。

投资增速放缓,基础设施投资发力

2023年投资增速有所放缓。前3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明显下降,2023年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率5.5%;而2023年1—9月同比累计增长仅3.1%,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均增长6.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1%,民间投资下降0.6%。

预计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发力将有效带动投资信心提升。2023年10月24日,全国人大批准了国务院增发1万亿元特别国债的决议,提振了投资信心。预计2023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约3.9%,资本形成总额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31.8%左右。

外需进一步收缩,进出口增速放缓

受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外需收缩影响持续,以及2022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多重影响,外需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减弱,2023年以来中国进出口和贸易差额增速均呈现下滑趋势。2023年1—11月进出口总额37.96万亿元,同比持平(美元计为–5.6%),其中出口增长0.3%(美元计为–5.2%),进口增长–0.5%(美元计为–6.0%),贸易顺差为5.24万亿元(7 481.3亿美元)。可见剔除人民币汇率影响后,中国进出口增速并没有美元统计这么低。

另外,中国居民出国出境需求增长,2023年前3季度,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对经济增长产生了0.7个百分点的负面拉动效应,对GDP的贡献率为–13.0%。从近期外需形势来看,中国传统贸易伙伴美国和日韩经济形势好转,同时2022年4季度进出口总额基数较低,双重因素影响下,中国外贸进入企稳复苏阶段,货物出口形势好于进口,贸易差额进一步扩大,但全年贸易顺差与2022年相比有所萎缩。预计2023年全年货物和服务出口净额(出口减进口)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4.7%左右,拉动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

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

中国年度GDP增长率预测方法概述

GDP受到众多复杂且多变的因素影响,其中一些关键因素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而且有些因素难以进行量化或预测,这增加了预测的复杂性。本文参考Chen等介绍的预测思想,构造系统综合因素预测法,可对GDP进行高精度预测。该模型有如下3个特点:将国民经济视作典型复杂系统,认为其各个子系统间、系统与外部环境间均存在非线性、随机性和动态性的复杂相互作用,综合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关注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将投入产出技术、计量经济学等与多种定量方法相结合,对GDP增速进行集成预测。

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预测的前提条件

2024年,中国经济的走势、国际经济等方面均面临着一定的不确定性。本文在以下3个前提条件的基础上,对2024年中国的经济增长情况进行预测。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领下,中国政府将坚持实施“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总体方针,深化新发展理念的实施,加速形成新的发展格局,并致力于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2024年中美在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上避免发生全面对抗冲突。

2024年中国的邻近地区(朝鲜半岛等),以及南海、中国台湾,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冲突或地区性战争。

2024年中国GDP增速和全年走势分析与预测

2024年中国GDP增速预测结果

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经济内生动力,其次是受外部环境影响。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中美关系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别在基准情景、悲观情景和乐观情景下对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进行预测。

基准情景(预期概率60%)。经济内生动力平稳增长,投资增速较2023年加快,在政策推动下,房地产业发展企稳并略有好转。2024年中美关系将有所缓和,但美国政界仍将继续认为中国是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上继续对中国采取遏制和打压措施。

悲观情景(预期概率20%)。经济内生动力严重不足,投资增速缓慢。房地产业继续下跌,2024年中美两国关系恶化,美国在经济上对中国采取全面遏制和制裁措施。

乐观情景(预期概率20%)。经济内生动力较快增长,投资增速较2023年显著加快,房地产业有明显好转。2024年中美关系有很大改善和好转,然而,美国政客依然将中国视为美国主要的竞争对手,仍对中国采取遏制和打压措施。

在基准情景下,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平稳运行,增长水平将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鉴于中国目前的潜在经济增长率和外部环境的影响,2024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预计将达到约5.3%,全年经济表现将稳步向好,呈现出先缓后升的趋势。

2020—2023年受COVID-19及其余留影响,中国各季度GDP增长率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例如在2020年,各季度GDP的增长率波动范围为–6.9%—6.4%,极差为13.3个百分点;2021年为4.3%—18.7%,极差为14.4个百分点;2022年为0.4%—4.8%,极差为4.4个百分点。2023年为4.5%—6.3%,极差为1.8个百分点。2024年各季度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将较小。预计2024年第1—4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0%、5.3%、5.5%和5.4%,各季度增速极差为0.5个百分点左右(表3)。

在悲观情景下,预计2024年中国全年的GDP增长率预计将在4.0%左右;在乐观情景下,预计中国的GDP增长率可达到约6.5%。

本文在基准情景下,也对细分类指标(即三大产业和三大需求)进行了分析和预测。

2024年三大产业增加值增速预测

2024年,中国的三大产业增加值将继续稳步增长。具体而言,第一产业的预测增长率约为4.5%,较2023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增长率预计将保持在4.5%左右,与2023年相当;而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增长率预计为6%,略低于2023年的增长率(表4)。


2024年三大需求增速预测

从三大需求来看,随着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和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市场恢复和增长基础进一步巩固;由于高科技和新能源行业投资持续增长,基础设施投资回暖,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预计将得到加强;随着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进一步恢复好转,2023年外贸基数较低等影响,进出口增速将继续企稳回升。预测2024年最终消费对GDP贡献率为69.0%,拉动GDP增长3.7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对GDP的贡献率预计为36.0%,拉动GDP增长为1.9个百分点;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为–5.0%,拉低GDP增长率0.3个百分点(表5)。

关于2024年经济发展的建议

如前所述,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强不确定性。国际层面,主要经济体通货膨胀水平仍处于高位,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仍然较弱,中国的外需形势不容乐观;国内来看,企业对当下经济的信心不足、投资意愿不强,地方债务沉重,房地产仍将下行等,这些均给中国经济强劲复苏带来了不确定性。为稳定预期,提振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复苏,提出如下建议。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注重宏观调控政策创新

宏观政策在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和新动能的同时,应当稳住传统增长引擎,守住中国经济的基本盘,切实做到“先立后破”。在风险可控范围内,结合当前经济形势,适当扩大财政赤字率,科学管理市场预期。丰富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储备,弱化宏观经济波动,从而提振市场信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机制需做到规范管理,明确责任,透明公开。确立法治化和制度化的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体系,解决地方政府预算软约束、鼓励有效投资、缓解市场无序竞争,有效化解房企债务风险。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高产业链韧性是内循环得以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依托中国市场规模优势,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相结合,加快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水平。平衡产业链安全与效率,厘清中国产业链外部敞口的国别结构,考虑国际政治环境的不断变化,培育可替代供应链,提升关键领域的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加强对关键零部件等“卡脖子”领域的政策扶持力度和科研支持,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补齐产业链短板,发展先进适用技术,完善供应链体系。

稳定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要主动顺应中小企业发展需求和产业技术变革趋势,推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在服务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包括税收减免、税收优惠和财务补贴等,也可提供资金补贴、技术创新奖励等财务支持。通过建立研发基金、科技创新基地或技术中心等途径,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结合数字技术,通过出口退税、市场推广等支持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合作、直接融入全球生产链,开拓海外市场。

(作者:陈锡康,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杨翠红、赵宇,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祝坤福,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王会娟,中央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李鑫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编审:杨柳春;《中国科学院院刊》供稿)

【责任编辑:殷晓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