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网艺云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本网独家>

2024年国民经济“头号任务”怎么干?“新质生产力”新在哪?

2023-12-20 11:26

来源:中国网财经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中国网财经12月20日讯(记者 李春晖)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2024年九项重点工作。与去年会议相比的一大不同点在于:“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跃居九大任务之首,而扩大内需退居其次。这体现了中国经济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围绕这一“头号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领域一个新概念。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近日中央财办在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时对其作出了全面阐释: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它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质变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

有媒体将“新质生产力”选入了2023年十大经济热词。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相关部署,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这一概念无疑将热度不减。

“新质生产力”新在哪?它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有何内在联系?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近日举行的第79期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新质生产力的“新”包含4个要素:除了基于“生产力三要素”的新型劳动力、新型劳动对象、新型劳动工具之外,还应包括新型基础设施。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新质生产力要素的载体。”他表示,随着传统产业进入深度转型升级,以及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诞生,最终形成现代化的产业体系。这一过程既是经济动能的结构性调整,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载体。而随着现代化产业的不断发展进而形成体系,又实现了践行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全要素生产力提升以及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功能。

“要素-结构-功能”正是“新质生产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内在逻辑。

黄群慧详细阐释,按产业的生命周期来看,未来产业是指尚在孕育期,具备一定投资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可能体量不大,但增速很快;支柱产业则是比较成熟的产业,增速未必快,但是在经济总量中占比较大,对于国民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先立后破”总基调中的“立”,黄群慧指出,应该在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下大力量,使它们迅速成长起来,朝着支柱产业方向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由于不同产业发展阶段的具备不同特征,他认为应该有针对性的设立不同的培育机制。对此,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他提出了五方面举措。

首先,针对“卡脖子”领域,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高水平自主技术要素供给。因为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无法通过其它方式获得。

对于新型举国体制,黄群慧认为需要探索一种市场化的、开放的实践方式。“从最初的创意、理念,到科学研究、实验室技术,再到小批试制、中批试制,然后到工厂大规模投产,以及到最后的市场投放,这整个链条、每个环节中,新型举国体制如何发挥作用,都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探索。”

二是积极探索有效投资机制,加大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一方面由政府做引导,另一方面要畅通市场化回报机制。”

三是建立完善产业基础能力评估制度,加快实施针对“产业四基”的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要明确产业基础能力中哪些是短板。”

四是加快推进数字技术发展,以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也就是探索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怎么深度融合。”

五是积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实施绿色制造工程。

【责任编辑:刘梦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