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铁路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国瓷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要闻>

养老“第三支柱”发展再加把劲

2023-07-05 09:1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半年来,参加人数超3700万,但缴存人数还不够多——

养老“第三支柱”发展再加把劲

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实现养老保险补充功能的制度。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部门去年11月联合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以来,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已超过半年。截至5月25日,个人养老金参加人数达3743.51万人,运行总体平稳。不过,很多居民在开户后并未持续向账户中投入资金,“先看看”和“再等等”的观望情绪较为普遍。对此,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开户积极,缴存不够

在中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主要包括“三支柱”。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10亿;第二支柱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由单位和职工共同缴费,国家给予政策支持;第三支柱则包括个人养老金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个人养老金试点后,吸引很多人关注。

今年2月,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的熊尽通过中国建设银行开设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目前个人养老金年度缴存额上限为12000元。熊尽每月都会顶格转入1000元购买存款产品。在她看来,这笔持续性的投入对养老十分重要。“个人养老金丰富了养老储蓄的选择,我打算持续投入。”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养老财富储备调查报告(2023)》显示,七成受访者愿意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然而在实践中,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居民不少,像熊尽那样果断投入资金的比例却不高。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3038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其中只有900多万人完成了资金储存,实际缴费人数仅为参加人数的31.37%;储存总额182亿元,人均储存仅2022元。

开户积极、缴存犹豫,这是为啥?

有的担心急用钱时不方便。天津姑娘王倩怡说:“缴纳个人养老金额度上限每年为12000元,平均到每个月是1000元。虽说这个额度不算很大,但持续时间长。根据政策,参加人领取个人养老金的条件是‘达到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出国(境)定居’等,万一自己有事急用钱就会受限。”

有的想等退休年龄确定了再决定。“从投资多样化的角度说,我是愿意在个人养老金上投一点的。”在成都从事心理咨询行业的周驭让说,考虑到个人养老金需要在退休时才能支取,自己未来适用的退休年龄就成为关键。“从全球看,延迟退休都是一个大趋势。作为80后,我离退休还比较远,适用的退休年龄目前还不够确定,所以想再等等看。”

有的希望税收优惠政策能够更明确。甄雨在北京一家金融机构工作,也是最早一批接触个人养老金业务的。甄雨说,自己和很多年轻同事都已经开设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与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但不少人停留在“光开户,不存钱”的状态。甄雨认为,个人养老金是一场“长跑”,税收优惠政策需要有更长期的信号。“我去年缴存的个人养老金,今年已经获得了退税优惠。不过,个人养老金实施递延纳税优惠政策在未来是否还会有变化,我拿不太准,这也影响今后的缴存意愿。”她说。

产品吸引力要增强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个人养老金作为新生事物,居民从了解到接受需要一个过程。尽管如此,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吸引力依然有待增强。

养老属性要更突出。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曹德云说,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实施后,呈现“两低三不”的状态,即建立账户人数占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例低、已缴费人数占建立账户人数比例低;产品供应不均衡、选购渠道不畅、居民参保意愿不强。

“除部分人群可享受税收优惠外,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中产品、金融服务等优势特征不明显,个人养老金产品与制度外其它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产品几乎无差异。”曹德云说,个人养老金制度要持续吸引居民参加,关键看产品和服务能否得到居民认可。目前,个人养老金产品在设计上还有待加强养老属性,资金投资运作也要经受住市场的长期考验。

产品供给要更精准。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董事长白涛认为,作为养老体系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开户数量增长速度比较快,但开户后缴费情况跟预期相比有差距。这其中,产品吸引力不够强、个人直接操作养老金账户较为复杂、政策激励有待提高等问题需要重视。

“比如,建立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之后,领取时还要缴3%的税,是否可以考虑对低收入人群进一步减税免税?再如,现在大概650多个产品分散在不同的平台里,包括储蓄类、保险类、理财类、基金类,很多人对于产品的风险和收益情况并不太清楚,能否针对不同风险偏好和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更加精准的产品供给?”白涛说。

产品要更丰富。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傅帆说,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就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目前,中国养老金规模占GDP比例约为1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让养老金融支撑养老服务,就要形成“产品—服务—投资”的良性循环。

傅帆建议,应进一步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特别是积极扩展重疾、护理、失能等保障类产品。同时,加强对“产护对接”的鼓励和支持力度,为对接医疗、养老、护理等服务资源的养老金融产品再增加一些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并允许同业或者跨业资源共享。

金融机构积极推广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吴帆说,在中国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发展养老体系“第三支柱”的意义日益重要。特别是对中年人和青年人而言,个人养老金是优化个人终生收入跨期配置的重要手段。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个人养老金的制度和产品设计应该突出“低投入、保长远”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金融机构都纷纷加大服务力度,为客户普及相关知识,提供更多优质产品。

记者从中国工商银行了解到,在试点地区,该行各级基层机构积极走进各类政企事业单位等,就个人养老金业务线上线下开户、缴存、投资等,主动做好金融服务工作;在非试点地区,该行也围绕个人养老金账户开展预热宣传,多种途径为客户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办理条件等解答服务。从效果看,大部分居民反响比较积极,尤其对“税收专项扣除和节税案例”和“缴存后可投资的产品”等较为关注,会进行详细咨询,也会要求银行预测具体节税金额及缴存后购买的产品收益。

“我们当地有一家员工超200人的企业。企业负责人对个人养老金政策非常感兴趣,请我们为企业员工集中开展详细讲解。我们精心准备后上门进行了宣讲,现场气氛热烈,员工当场预约个人养老金服务的比率达到了60%以上。如今,这家企业员工预约服务率超过九成,个人养老金业务服务正在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中国工商银行山东淄博高新支行行长公维民说。

据中国建设银行个人金融部养老金业务相关负责人介绍,个人养老金业务试点以来,建行将个人养老金账户作为服务个人养老客群的重要抓手。对内开展多轮政策解读和培训,让客户经理们正确认知养老金账户的优势及主要面向客群;对外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常态化动态化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政策及产品宣传。

“我们率先打通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开立、资金缴存、投资交易、领取报税全链条服务闭环,不断完善用户体验。客户通过手机银行、小程序等线上渠道,只需不到1分钟即可在我行完成账户开立。此外,建行依托大财富管理专业优势,推出养老规划、税优计算器、养老计算器三大工具,内引外联搭建养老产品货架,开展‘基金Y份额一折优惠’,为客户提供‘养老投教—养老规划—资产配置—产品优选—长期陪伴’一站式服务。”该负责人说。

吴帆建议,加快养老“第三支柱”发展,还需进一步提高个人养老金产品的灵活性,特别是降低客户出现“应急支取”“中断缴费”“转移接续”等情况时的成本。同时,探索建立不同个人养老金产品之间的转换机制。“突出特色、做好个人养老金与其他理财储蓄产品之间的区分,是接下来工作的重点。”她说。 (记者 王俊岭)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