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LANGUAGES

新闻

新闻直播 要闻 国际 军事 社会 政协 政务 图片 视频

财经

财经 金融 证券 汽车 科技 消费 能源 地产 农业

观点

观点 理论 智库 中国3分钟 中国访谈 中国网评 中国关键词

文化

文化 文创 艺术 时尚 旅游 悦读 民藏 中医 中网艺云

国情

国情 助残 一带一路 海洋 草原 黄河 运河 湾区 联盟 心理 老年

首页> 中国发展门户网> 发展要闻>

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的第三年——长江禁渔,亮出“强基础”成绩单

2023-05-23 09:24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核心阅读

长江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的第三年,是“三年强基础”的收官之年。两年多来,水域生态、上岸渔民生产生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接下来如何更好保护长江生态、稳定上岸渔民生计?让我们跟随记者,一起探访长江岸线。

烟波澹澹,水涨一篙。

近日,鄱阳湖正式进入丰水期,最早的一批刀鲚已从长江洄游入湖,成群的鲤、鲫、鲇在水草间游弋。作为长江流域第一大淡水湖,这里即将陆续迎来各种鱼类繁殖生长的旺季。

根据党中央部署,“一江一口两湖七河”,包括长江干流,长江口禁捕管理区,鄱阳湖、洞庭湖等大型通江湖泊,大渡河、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汉江等重要支流,涉及全国15个省、直辖市,从2021年1月1日起实行10年禁捕。

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长江‘十年禁渔’是一个战略性举措,主要还是为了恢复长江的生态。10年后我们再看效果。”

今年是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的第三年。长江禁捕两年多来,水生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退捕渔民转岗就业、获得安置保障,禁渔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养护

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

放眼长江,波光粼粼,清江清湖,这是禁渔后的壮美景象。禁渔,意味着证注销、船封存、网销毁、人上岸。

地处洞庭湖腹地的沅江市,禁捕水域近100万亩。2020年以来陆续建成的“智慧渔政”平台,与市、乡镇、村三级禁捕网格化管理体系相衔接。

“过去光靠‘两条腿、一双眼、一个手电筒’工作,现在任何风吹草动,都能第一时间排查。”沅江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负责人周建平介绍,依托网格化管理体系,全市渔政执法监管成本和案发量分别下降20%和23%。

万里长江浩浩汤汤,水域管理点多、线长、面广。两年多来,沿江各地加强禁渔执法监管,高压严打态势下,禁捕秩序稳定。2022年,各地农业农村部门月均出动执法人员14.4万人次、执法船艇1.1万艘次,查办非法捕捞等涉渔行政案件18525起,清理违规网具18.4万张(顶)。

十年禁渔,抓保护是“堵前门”,还要“开后门”——抓养护。

“扩大种群数量,放鱼是重要手段。”前不久,湖北省郧西县龟龙山庄负责人召集职工在郧西县生态渔业种苗繁育基地购置55万尾鱼苗,放流五龙河。

五龙河注入天河,再入汉江,放流的这55万尾鱼苗欢快地在奔流清水中嬉戏,两岸杂花生树,水曲柳参天茂盛。“作为南水北调重要水源地,守好一江清水,护住渔业资源,我们责无旁贷。”郧西县委书记查宏说。

按照农业农村部部署,每年6月6日这天,全国各地渔业主管部门在长江流域等地开展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这个时间正是鱼类的生长繁育季节。

“增殖放流作为养护水生生物资源的一项重要措施,对促进渔业种群资源恢复、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增加渔业效益、提高渔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刘新中说。

“十二五”以来,全国已累计投入增殖放流资金近124.9亿元,放流各类苗种超过4559.4亿尾。增殖放流社会影响日益加强,在许多地方已成为群众性生态文明建设活动,6月6日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约定俗成的“放鱼日”。

沙鸥翔集,鱼儿畅游。长江禁渔两年多来,给我们回报的是不断的惊喜。

看数量,令人欣慰。

珍贵物种长江江豚数量从2017年的1012头增长到2022年的1249头,实现历史性回升;胭脂鱼、长吻鮠、子陵吻虾虎鱼等珍稀濒危鱼种,在饶河、上犹江等水域屡次现身;“四大家鱼”以及各类区域代表物种资源正在加快恢复。

看种类,令人心安。

时隔20多年不见的鳤,在洞庭湖、湘江、沅江相继监测到一定数量的种群;首次在洞庭湖监测到长江鲟。农业农村部发布的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公报显示,2022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监测到鱼类193种,比2020年的168种增加了25种,多数经济鱼类的平均个体重量普遍增幅在15%—30%。

看生态,令人憧憬。

2021年底,农业农村部发布实施了《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办法(试行)》。作为目前长江唯一干流没有闸坝阻隔的一级支流和率先试点全面禁渔的水域,赤水河的等级为“良”,明显优于其他水域。

“长江十年禁渔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恢复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毅说,两年多来,各项保护措施协同推进,水生生物资源和多样性均呈现恢复向好态势。

告别“靠水吃水”模式

上岸渔民稳得住、能致富

长江禁捕是一个系统工程,渔民上岸后的生产和生活问题解决了,长江禁捕就有了稳定、扎实的社会基础。

根据建档立卡情况,这次禁捕共有退捕渔船11.1万艘,涉及退捕渔民23.1万人,身后就是几十万个家庭。退捕渔民大多年龄偏大、技能单一,退捕后生计如何保证?社保、医保,一项都不能少。住房、上学,一个都不能落下。

因人设岗,因地制宜,就近就地创业就业。

“养老闲不住,就业年龄大”,不少50多岁的退捕渔民通过公开选聘,走上了“护渔员”公益岗位。

“洞庭湖属于季节性湖泊,春天涨水,鱼要找浅滩产卵,入秋后鱼长肥了,水位也下降了。春秋这两个季节,都容易引来偷捕。”湖南省岳阳县荣家湾镇57岁的退捕渔民周界武说。退捕后,他成了东洞庭湖渔政监察执法局北洲中队的一名协巡员,每月收入3000元,生活有了保障。

一周四天在船上巡查,周界武和过去打鱼的几个老伙计一起,每人拿出2万元,成立了千帆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干起种稻养虾的行当。“这段时间,每天能收上来三四百斤虾。6月份,还要种水稻呢!”周界武说。合作社成立两年多来,成员增加到8人,种养规模从最初45亩发展到175亩,去年纯收入达到50万元。

告别旧模式,转岗新产业。

“过去靠捕鱼捞虾,起早贪黑。现在上了岸,只要勤劳肯吃苦,一样能养活全家。”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湖北省蕲春县退捕渔民王文权一家用多年攒下的积蓄开了一家铝合金厂,还聘请8名退捕渔民来厂里务工,成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湖北省是长江禁渔的主战场之一,在长江沿线禁捕范围最大,退捕渔民数量位居第二。全省制定过渡期延长政策,将退捕渔民过渡期由2年延长为3年,2022年灵活性就业人员占比由2021年的31.5%下降到28%。

综合施策,全域覆盖兜底保障。

“渔政,就是退捕渔民的‘娘家’。”岳阳县东洞庭湖渔政监察执法局局长邹飞跃介绍,县里成立就业创业促进会,为渔民提供职位信息和就业创业指导意见,全力帮扶920多名渔民实现转产就业。县财政每年拿出700万元,用于保障和改善退捕渔民生活。为解决上岸渔民家庭子女读书问题,参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两年多来,已对全县430多户退捕渔民子女就读施行补助。

“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是长江十年禁渔的社会基础,各地通过发展产业、务工就业、支持创业、兜底帮扶等途径,为退捕渔民提供一揽子帮扶政策。”刘新中说。

工作做细了,兜底到位了,退捕渔民满意了。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中央和地方累计落实补偿补助资金272.31亿元,有力保障禁捕退捕资金需求;约16万名有就业能力和就业需求的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实现应帮尽帮;约22万名符合参保条件的退捕渔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目前,已有44890名退捕渔民领取养老金。

物种多样性和生存环境状况尚未根本性改善

筑牢禁捕防线,仍需多方发力

江清了,鱼多了,一些地方人心也活动了。有人讲,鱼这么多,要不要捕捞一些以保证可持续利用?也有人讲,监管上是不是可以放松一点了?

且慢。

长江禁渔事关生态修复,事关可持续发展。禁渔两年多来,虽然鱼类资源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但物种多样性和生境状况尚未根本性改善,目前长江十年禁渔仍处在“三年打基础”的关键阶段。

资源恢复并不乐观,保护资源需久久为功。

“洞庭湖及湘、资、沅、澧‘四水’是长江重要的水生生物基因库。”湖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所长谢仲桂说,从监测情况看,珍稀水生物种的出现频次、数量和活动范围都有所增加,鱼的种类和资源量逐步提升,但物种多样性并未得到根本性改善。洞庭湖上游流水产卵生境型鱼类产卵场仍待修复。珍稀濒危鱼类刀鲚、鳤等的分布范围在逐步扩大,但资源量和历史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马毅介绍,从2021年渔业资源监测数据看,包括长江干流、鄱阳湖、洞庭湖在内的“一江两湖”,均为“较差”等级。

护渔劲头只可紧而不可松。

今年春季,在云南省水富市向家坝电站库区邵女坪建设的人工鱼巢,迎来了一批批产卵的鱼类。2021年以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管护局共在向家坝库区搭建人工鱼巢1.9万平方米,最大可能缓解水富港扩能改造工程对保护区的影响。

“促进湖南洞庭湖水系鱼类等水生生物资源恢复,需要畅通鱼类洄游通道、洞庭湖上游梯级枢纽鱼类繁殖期生态调度、洞庭湖灌江纳苗等,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谢仲桂表示。

筑牢禁捕防线,共护一江清水。

今年4月,湖南常德、益阳两市在常德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就十年禁渔交界水域联合执法达成合作协议。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水域实现跨区域联合执法——湖北、安徽、江西、湖南、重庆五省(市)签署《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联合执法合作协议》,长三角三省一市也签署了《长江禁渔水上联合执法长效机制》等合作协议,形成水上联打、陆上共管、市场协查的联动执法格局。

加强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开展专项执法。贯彻落实5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通知,决定自2023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开展严厉打击破坏水生野生动物资源行为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强化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严惩破坏水生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长江十年禁渔,任重道远。如何统筹开展系统性保护呢?

一方面,要筑牢篱笆,打好长江十年禁渔保护基础。马毅表示,当前要全面实施水生生物保护修复重大工程,推动长江江豚、中华鲟、长江鲟等珍稀物种拯救行动有关保护工程项目落实落地。

另一方面,要分类施策,打好长江十年禁渔民生基础。目前,农业农村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通过就业培训、职业推荐、创业支持和公益岗位等渠道持续开展就业帮扶,落实养老保险补贴,实施好就业帮扶暖心行动,让退捕渔民有活干、有钱赚、有奔头、日子越过越红火。

【责任编辑:杨霄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