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闳议】​汪卫华院士:面向挑战和未来探索新材料

发布时间:2023-03-09 10:56:53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闳议  |  责任编辑:王虔

《闳议》访谈节目由《中国科学院院刊》与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联合出品,通过采访两院院士及专家学者,深度探讨迈入“十四五”的中国社会在各领域的发展前路。以客观、精准的解读,科学、前瞻的思考,为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的中国发展破题解惑,为迈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贡献智慧力量。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建设航天强国。未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方向如何?人类会发展外太空生存空间吗?在培养创新人才、建设人才高地方面,中国又应如何推进发力?对此,《闳议》节目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卫华。

外太空寻找生存空间

中国网:您的科研工作在载人航天工程等重大应用中都做出了贡献。您认为未来航天发展的方向是怎样的?

汪卫华:我从做博士开始就参与了神舟(飞船)上面一些材料方面的试验工作,现在我也是跟五院在合作,来研究地外资源利用和生存的条件。比如说在地外,在月球上,将来的火星上,人类生存怎么来利用原位资源,比如说来制备氧气,来产生水,来利用月壤、火星土壤制造一些长期生存所需要的工具、器具或者是建筑等等。人类未来是会把生存空间拓展到外星的,这至少是未来很多年后一个重要的事情。这些事情的实现,科技、材料是非常关键的。要没有基础的科学研究,没有技术、新材料的探索,未来是不可能实现这些事情的。

我们在松山湖也做了这样一些事情,有一个课题组,做探索一些空间材料。我本人也承担了空间制造这样一个很大的项目,就是希望来做这种比较前瞻性的一些技术研究,为将来做一些准备。因为地球的资源还是有限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几百年之后,空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来源。所以我个人认为,科研是人类未来发展、解决未来一些挑战性问题的非常关键的因素。所以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发展和规划也是长短结合,既研究一些可能几十年甚至百年之后的重要的技术和新材料,如研究一些材料在特殊环境下,比如说在太空环境下怎么样失效、被破坏的,它的耐疲劳、耐空间环境能力方面的研究,这是长远的。我们也做一些近期的研究,比如说能源、金属、半导体材料,这个是能够在近期进行产业化的一个项目。总之,科研不论是对经济发展还是对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拓展,还是对人类未来挑战的解决都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道路、一个途径。所以我们这个实验室也有这样的使命,长远结合,既面临人类的未来也为当前经济的发展来做一些贡献。

材料领域两大风口

中国网:在材料物理学研究领域,您认为未来应重点关注的方向有哪些?

汪卫华:材料研究和研发的方向很多,但是能源材料,储能确实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之一。能源现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可以使用它,可以转换它,但是很难把它很安全、长期地储存。如果能实现能源很方便、很便宜大规模储存的话,那人类的面貌就会极大地改变。比如说太阳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发电站,如果我们能把太阳能长期、高效地储存起来,要用的时候就用,那就不需要很多发电站了,“双碳”等很多问题和难题就解决了。能源储存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材料,研发一些材料把大量能量给存储进去。但这些问题也都还没有完全解决,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能源材料现在是比较火、比较重要的一个方向。人类就在解决能源存储这一个边缘上,有可能会有重大的突破。比如说电池,如果把材料做得更好,它就可以续航能力更长,储存能力更强,而且电池更加便宜。氢能也是这样,我们通过材料储氢氢把能量能够储存在里面,这样可以在未来能够很好地、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有高效的能源储存以后我们就对人类的体力劳动大大减轻,所以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能源材料。

另外一个,我觉得信息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方向。从目前来说比如半导体材料,就是一种信息材料,它可以让我们能够更大量地储存信息,更方便地储存信息,更长久地储存信息。这个现在也是没有完全做到,所以信息材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也有很多其他重要的材料,但我觉得目前这两个材料是风口,是材料领域最关注的两个大方向。

全世界吸引最优秀的人才

中国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培养创新人才、建设人才高地,您认为应从哪些方面提供助力与支持?

汪卫华:在人才方面我觉得应该还是要解放思想。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要想成为一个人才高地,要想一个地方成为一个科学发展的中心,就必须从全世界选人才,能够把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集中到这儿,那这个地方才能成为一个科学的中心,才能有原创性的思想、原创性的材料,原创性的成果出现。但是目前国内,我们中国跟先进的国家(比如美国)比,我们挑选人才的范围还是在中国。像美国就可以在全世界挑选最优秀的人才,从不同民族、不同种族的人里面挑选最优秀的人才。我觉得要真正实现一个人才高地,在科研上有大量人才集聚的话,就必须解放思想,创造非常好的科研、文化和生活环境,让我们有机会在全世界能够选人才,而且这些人才能够稳定地在这儿工作。

这也是我们实验室想做的一件事情,我们希望能够利用松山湖,利用深圳大湾区灵活的政策、包容的文化、比较好的经济条件,将来能够在全世界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把这些最优秀的人才吸引来以后,这些最优秀的人才才能不停地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所以我们实验室也在想,也在努力做,营造好的环境,能够创造跟世界上发达国家类似的人才环境。所以,我希望将来我们这个实验室有30%是外籍,这样就说明我们实验室的政策或者说我们实验室办得比较成功。这是我的想法,从全世界吸引优秀的人才在松山湖,这些来自全世界的优秀的人,自然而然就能培养出非常优秀的人。

松山湖实验室三大使命

中国网:松山湖实验室的定位是什么?在新材料的研究、成果转化以及产业发展方面和产业协作方面希望发挥怎样的作用?

汪卫华:这个实验室也刚开始,不同的人对它有不同的期待和不同的想法。我自己的想法,第一,我们的使命之一就是能建成一个一流的实验室,将来能够集聚世界上最优秀的科研人才,和材料相关的工程和管理人才到松山湖实验室,然后我们能够在新的材料上面有些原始创新性的工作、思想、技术、工艺。我觉得是决定这个实验室是不是一流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

使命之二就是希望能够探索一条比较高效的、有效的途径和机制,能把前沿的科研成果比较有效地或者短时间转化成生产力、转化成商品。这个过程其实是挺困难的,它不仅仅是我们中国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全世界面临的难题。科学家原来做的是前端,科学家走向市场,科学家来做出商品,后面要变成产品,要跟资本结合,要跟市场结合,同时也要跟很多管理结合,这个过程里面涉及的东西非常多,当然也要和技术结合。这个过程要怎么样走通,实际上是很难的。我们这个实验室有一个使命,这五年来最大的一个尝试也是在做这方面,就是怎么样去做快速转化。

第三个使命就是我们希望用这个实验室平台来进行一些文化建设,科普教育。大湾区这边制造业很发达,经济也很发达,但是科学的文化、科普这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做事情。我们这个实验室应该也要做这样的事情。所以实验室一期,虽然我们的空间非常有限,但还是拿出了很大的面积来做科普博物馆。我们也鼓励科研人员去中学、小学讲课,我们也特别欢迎很多中小学生还有普通的东莞市民来我们实验室访问,来参观博物馆,中小学生还可以去实验室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希望在科普、科学文化方面能做一些贡献。

(本期策划:杨柳春、王振红;编审:杨柳春、王振红、王虔;编辑:王虔、武一男;摄影/摄像:武一男;后期:朱法帅。出品:《中国科学院院刊》、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制作: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