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南(徐闻)特别合作区建设”专家座谈会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3-02-27 16:29:06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殷晓霞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2023年2月25日,“广东·海南(徐闻)特别合作区建设”专家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去年,中改院课题组形成《打造湛江与海南相向而行先行区——广东·海南(徐闻)特别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研究》。本次座谈会上,来自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等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及高校的专家学者围绕广东·海南(徐闻)特别合作区(以下简称徐闻特别合作区)建设课题的现实需求、目标与任务、重大项目、政策与体制创新等内容展开讨论,提出研究意见。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未来5-10年,把握RCEP的重要机遇、加快面向东盟的市场开放,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重点。徐闻地处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的最前沿,推动徐闻特别合作区建设,是推动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的关键之举。建议:一是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联手开拓东盟市场;二是徐闻特别合作区要在促进海南自由贸易港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发展中的重要角色;三是徐闻特别合作区建设要与海南打造面向东盟的“两个总部基地”相融合。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指出,徐闻特别合作区建设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这两大国家战略的相向而行。特别合作区的设计,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推动力,形成新的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在定位、产业发展、体制设计等方面要强调高标准,一定要设立门槛,不仅从生态环境考虑,同时考虑到高技术高水平的加工业,包括高端产业园区、康养文旅、交通枢纽及其他项目都要体现高起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认为,在徐闻共建特别合作区需要充分考虑四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服务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例如把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如何牢牢地稳住;第二,赋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实现产业赋能、拓展腹地等;第三,制度与政策的外延,如设计为保税区或者赋予自贸试验区功能比较可行;第四,两地合作要创新制度模式。

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指出,在徐闻共建特别合作区符合发展规律、符合战略要求、符合地缘经济、符合双方利益,需要突出合作区的性质、政策界限、管理模式、重点工程、共享机制等内容。

海关总署原党组成员、国家口岸办原主任黄胜强指出,要加强两地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地缘经济优势,以制造业为主形成产业链配套;要解决合作区享受政策的范围问题,以及海关一线二线的运作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海南自由贸易港立法咨询委员会委员赵晋平认为,按照《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的目标,海南将成为在全球和其他成熟自贸港相媲美的一个高水平开放的经济区,这给徐闻发展临港合作区带来重要机遇。将一部分二线口岸前移到徐闻,可以大大减少海南二线海关的监管压力,并给徐闻带来临港物流业务,带动经济发展和产业聚集。建议考虑建设一个对接海南的临港合作区,和上海的临港合作区相同,作为3.0版的自贸试验区。

商务部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认为,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已经启动首轮磋商,徐闻特别合作区建设可以突出面向RCEP,在全球供应链和全球价值链的衔接方面利用40%的附加值规则强化合作。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毕吉耀认为,海南岛最重要的一点是封关以后跟内地的经济、人员往来,徐闻和湛江是非常重要的通道,要有大的考虑。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副院长周绍杰指出,特别合作区具体落地涉及五个方面的对接:一是战略对接,需要广东进一步政策赋能;二是产业对接,解决产业基础薄弱问题;三是基础设施对接,解决琼州海峡联通问题;四是人员对接,促进干部交流;五是政策对接,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叶辅靖认为,特别合作区要把东盟作为非常重要的战略起点和战略方向,同时也要与发达国家合作。要打破既有的产业定位,在产业上赋能。

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副院长吴士存指出,从国家层面考虑,特别合作区可以从徐闻起步,逐步扩大到雷州半岛,带动雷州半岛的开发。同时,需要关注能否打通琼州海峡跨海通道,并进行相关论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