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举行“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平行论坛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 王振红) 10月29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简称中改院)、中国银行、中国日报社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主办的“把握机遇挑战的中国与世界”——第88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南海口召开。在“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平行论坛中,与会专家积极建言献策。
中改院副院长张飞认为,要以服务贸易为重点,以制度型开放为突出特点,以RCEP为最大抓手,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指出,要进一步压缩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尽快形成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加速推进中国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进程。面对地缘政治形势恶化的挑战,抓紧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英国伦敦前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罗思义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将更加依赖于更高水平的固定资产投资,需要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海南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王胜建议,要加强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务实的进程,推进共建蓝色经济合作伙伴关系;要谋划制定深化海南与东盟合作的战略规划;要推动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对话平台转型升级,做实全球自由贸易港发展趋势研究会议;要增加企业合作内容,利用RCEP合作交流会等拓展与RCEP成员国特别是东盟国家双向经济合作,建立RCEP地区经贸合作示范区。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驻华代表海博建议,要继续实行公平竞争的机制,落实竞争中性原则,简化成立商业主体的步骤,减轻企业负担。
欧洲布鲁盖尔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法国外贸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艾丽西亚认为,后疫情时代中国需要改革开放,“实现中国梦”非常重要的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世界也需要中国。特别应对气侯变化的挑战,如果没有中国加入就不会有太大的进展。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东北亚战略研究院首席专家笪志刚认为,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要高度关注和聚焦东北亚地区合作。东北地区与东北亚国家已经建立了友好城市交往,未来在数字经济和人口老龄化的相关合作上潜力巨大。
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拉米指出,受地缘政治影响,逆全球化进程比较明显。但是,不合作会使每一方都会变得力量更弱,只有开放合作才能建设一个更好的世界。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董事,欧洲议会顾问格罗斯认为,市场的开放程度受地缘政治影响。贸易是一个双赢的过程,要消除地缘政治对于贸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欧盟、美国三大经济体不仅要考虑自己本国的利益,还要考虑世界的共同利益。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郝福满指出,二十大把改革开放作为一个重点,中国需要推进结构性改革,实现内循环外循环并行不悖。申请加入CPTPP,表明中国加大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决心。
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研究员王家强认为,中国未来开放有三大趋势,一是更宽领域的开放,推动服务贸易优化升级,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二是更广范围的区域开放,提高东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开放水平,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区的提升战略。第三,更深层次的开放,在知识产权、公平竞争、环境保护、劳动教育等方面提高开放力度。
日本国际经济交流财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丰田正和指出,中国加入WTO后开展了大规模国内改革。中国已经申请加入CPTPP并加入WTO政府采购协议,致力于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一方面可以加强中国潜在的竞争力,一方面可以增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联系。中国承诺碳中和是一个需要付出努力的目标,中日双方可以携手在这个领域合作。例如,形成新的碳封存技术标准,不仅有利于中日两国发展,也会在应对全球气侯挑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韩国中央大学国际关系研究生院特聘教授安忠荣认为,要着力推进双边自由贸易区,中韩自贸协定要求每一方都了解对方企业的诉求,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来解决其痛点和难点。希望中国进一步改善对外资的支持,打造成为更有吸引力的外资目的地,更好地支撑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社科联副主席,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理事长李志坚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数字中国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新一轮工业革命离不开全球参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数字产业集群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接国际规则,推动进一步开放进程。
据悉,来自中国相关部委、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17个省、市、自治区的嘉宾,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挪威、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3个国家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中国-东盟中心等5个国际组织的专家学者共计500余人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参加了第88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