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自主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全链条发展

发布时间:2022-09-26 10:05:00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孔令瑶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记者 沈秋)9月25日,由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共同主办,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智库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三届智库建设理论研讨会在京举行。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在作题为“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建设”的报告时指出,我国的国家实验室建设要实现颠覆性技术的引领和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潘建伟表示,当前我国自主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不足有几方面,包括缺乏对某些具有长远战略目标的支撑能力、缺乏对实际应用需求的支撑能力、缺乏自主研发的动力和能力等,自主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需要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全链条顺畅发展。

潘建伟提出,在新时期,我国的国家实验室建设应分为两类:第一类,要实现颠覆性技术的引领,比如量子信息、先进光源,对未来的科技发展能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第二类,要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比如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微电子、清洁能源、脑科学等方面。为此,潘建伟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建立国家实验室的顶层设计机制。通过国家实验室负责整体战略布局,统筹安排协同科研研究任务,同时统筹组织分系统的研究和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各单位的各方面资源,以最高的效率汇集各方面资源,避免重复布局和恶性竞争、资源浪费。

二是汇聚全国的优势力量,形成协同创新的队伍。国家实验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全国遴选最好的队伍,以签订“军令状”的形式来落实子任务的责任人,明确任务的目标、考核方式和奖惩机制。

三是汇聚优势力量,使用自主研发的核心仪器设备。根据国家的战略任务需求,政、产、学、研、用协同合作,由国家实验室统筹组织,同时政府部门以某种方式对参与研发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国内自主研发的核心仪器设备,从而发挥企业的产品优势和研究机构的研发优势。

四是充分利用海外的智力资源,开展“以我为主,可控开源”的国际合作。

五是建立促进创新的科技金融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国有资金的杠杆作用,同时带动社会资本的投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共同研发机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