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将国土空间划分为9个修复分区 构建“一心两屏四廊”

发布时间:2022-06-01 16:07:26  |  来源: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  作者:殷晓霞  |  责任编辑:王振红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着 殷晓霞)近日,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安徽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安徽省生态安全格局稳定性显著增强,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稳步实施,自然保护地体系初步建成,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到2035年,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目标。

安徽省自然资源厅副厅长郜红建指出,《规划》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对标新思想,突出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规划》涵盖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全部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规划》编制按照系统论的思路,将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有机整体进行研究,从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和内在机理出发,制定综合性的保护和修复措施,着力解决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间割裂保护、单项修复的问题,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质量的整体改善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全面增强。

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构建“问题识别+分区修复+项目化实施+政策支撑+分工协作”等为一体的生态保护修复体制机制。针对安徽省国土空间全域及农业、生态、城镇空间,诊断突出生态问题,研判重大生态风险,形成了分析评价专题报告。从维护国家及省生态安全出发,突出巢湖生态绿心、皖西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生态屏障以及长江、淮河、新安江、江淮运河生态廊道的“一心两屏四廊”骨架支撑作用,并体现淮北平原和江淮丘陵差异化的生态基底,将全省国土空间划分为全覆盖的9个修复分区。围绕各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领域突出生态问题,优先部署对国家及省级重大战略具有关键生态支撑作用的重大工程,聚焦生态功能存在的短板进行提升,聚焦生态受损的重点区域进行修复,构建全省“9+3”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体系,并提出19项具体支撑政策,构建分工协作的生态保护修复新机制。

三是强化统筹集成,有效衔接相关部门专项规划。紧密衔接省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农业农村、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专项规划的目标、任务,深化系统研究,强化统筹拓展,集成形成安徽省生态保护修复的指标体系、重点任务和工程布局。细化分解《规划》目标任务,明确各市政府和省直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形成推动全省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作合力。设立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自然资源领域专业委员会,指导市、县(市、区)落实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主体责任,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分工协作、公众参与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

四是坚持市场化方向,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全面落实“市场逻辑、资本力量、平台思维、资源整合、以用定治”要求,积极构建“谁投资、谁受益”“谁修复、谁受益”的生态保护修复市场化机制,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构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体制机制,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建立碳汇交易平台。

返回顶部